儒在第6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三賢文章師,儒林推先覺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安道登茂材異等科
- 王化周南始,儒縫魯俗通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留守待制視學
- 天子昔好武,儒臣皆諱文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武學蔡博干挽詩
- 戎服開清洛,儒書謁阜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馮元素挽詩
- 相從到鄰寺,儒宮換堂廡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宿余杭普救蘭若同訥義二益訪法喜寺尋登綠野
- 萬卷經綸大儒業,一生忠憤上天知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陳同父
- 君不見墻東儒生食井李,一生飲牛廉讓水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次醉中歌
- 何事云歸速,儒官拜敕新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送湯千
- 達觀吾忘我,儒風子又孫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雷處士
- 寶經堂上集儒紳,尚記囊書走下陳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楊提舉
- 矯首中興期,儒負昌四維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中興更化詩
- 流行坎止吾儒事,但把胸中易自寬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貴溪道中
- 早知亂后為儒誤,始恨年來入道遲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送友人建康入道
- 自說貧如許,儒官誤一生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贈唐師善父
- 細看不似吾儒業,一片書田或有秋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示子良異
- 名山講席無儒士,勝地仙家有劫灰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純陽觀梅花
- 仙釋同日死,儒墨徒區區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遠游
- 再詣東祠諸儒宗,薦以時器陳時饔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
- 斗大康山盛儒者,憑誰推此叩循良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程簿能靜袖詩來訪次韻
- 太宗天性好儒翰,右軍墨寶三千張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評書
- 文脈紹云龕,儒酸味轉甘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李縣丞
- 武夷云會總儒衣,今似晨星漸覺稀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黃子京郊行和子京韻
- 如公胡不歸,儒用魯何削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壽嫩庵趙先生十首
- 仕國余波遠,儒鄉巨棟傾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孫大監挽詩
- 忽見深衣老儒者,清時不信少遺材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蔡岙食藕
- 聞說龍泉縣,儒風最可人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謝教論
- 健吏猶難色,儒生未必疏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奚帑院挽詞二首
- 塵外拾科名,儒袍一半青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少文挽詞
- 書種開風氣,儒聲動海涯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挽周迪功二首
- 題輿左岳得儒英,行整速步趨天庭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鄭府判秋闈行
- 談經不踵諸儒后,辨理尤嚴一字間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準齋誨人亹亹不倦某每侍幾席灑然若執熱之濯
- 雍容青瑣漢儒臣,出牧東南七郡民。 -- 出自宋·范育·送程給事越州
- 世事無一古,儒業偏獨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秋感二十首
- 紛紛肉食笑儒冠,賴有吾徒耐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
- 吾州今歲得儒臣,坐鎮浮澆力萬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賤跡四首
- 知君家世擅儒風,不與江湖術士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畢用虎談星命
- 丁日釋奠集儒士,戊日賽社驩農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戊行
- 開辟古至今,儒道獨也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胡子游學正
- 顛倒吏牘冒儒籍,乳臭小兒僅甲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壽昌墨客葉實甫
- 上丁祭孔廟,儒冠列如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寒紀異
- 衣冠奇古舊儒風,湖海襟期臭味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余知郡和予識山會飲韻
- 閻公大學今儒宗,邀子同宿玉堂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康彥博文夫吉州教長句二十韻
- 鄒魯齊趙森儒宮,默會寸心豁雙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岳德裕如大都
- 古店看題壁,儒風豈易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古店
- 吾鄉南渡有儒真,二百年來兩絕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吾鄉朋友比多詩人宜進一步大則文公小亦龍溪
- 吳淞人物老儒宗,閩浙文章屬鉅公。 -- 出自宋·房子靖·秋闈鎖試贈趙茂實
- 有敝必革,以儒于撫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定州閱古堂
- 雖然第一義,儒釋曾何分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贈蜀僧欽師
- 史筵新發軔,儒館力抽簪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存齋牟端明挽詩
- 故人善處我,儒官飽常珍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楊拱辰韻兼簡馮當可劉韶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