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郎君儒雅亦談兵,手澤摩挲念老成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題秉三先人熊翁所畫卷
- 向騁儒俠場,物望籠都市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壽何詩孫翁八十
- 道家儒家出游俠,放翁孤抱頗似之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陸靄堂求題其遠祖放翁遺像
- 列仙儒視人倫表,綽約飄髯酒頰紅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馮蒿庵同年八十生日詩
- 儒冠儒服委丘墟,文采風流化土苴。 -- 出自清·陸次云·詠史
- 莫道儒冠誤,詩書不負人。 -- 出自宋·汪洙·神童詩
- 白頭儒生何所作,獨把塵編海邊坐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大醉后率爾(三首)〗
- 謂余儒生頗好武,一揖滾滾發雄辯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楊教師槍歌
- 正好儒林擬緌紼,憑欄無苦預悲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館中新蟬
- 君惟儒家流,才術況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貽葉秀才詩
- 內藏儒志氣,外假佛衣裳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湖居感傷
- 處世儒宮井臼貧,偶懷銅刻逐觀賓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初倅襄陽郡事感而自詠三首
- 昌朝儒者,學問刻洽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慶歷圣德頌
- 君為儒者豈知兵,何事欣隨壁馬行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元均
- 昔日儒衫今武車,重來耆老尚奔趨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再過陽朔寄人
- 詔起儒宗高一代,禮隆師范表諸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高司業二首
- 風流儒雅誰公似,增得東嘉地望高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郡守沈持要賞柑之什三首
- 細數儒先能幾見,獨憐歲晚欲何之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楊伯子以其尊人誠齋南海集為贈以詩奉酬
- 峩峩儒衣冠,昕貴知義命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答權干用命字韻見惠
- 赫赫儒宗裔,堂堂公相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賀運管二首
- 笑把儒冠換墨衣,深思富貴有危機。 -- 出自宋·葛起耕·贈烏龍山圓上人
- 不覺儒酸同糾纏,極知妄想盡銷磨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文到
- 曾被儒冠誤,謀生事事疏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次韻謝元壽
- 我自儒多誤,心慚佛六通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暮春聯句九首
- 紫陽儒者侶,恨不與同時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大行皇帝挽詞五首
- 自笑儒冠不稱時,幾回堪笑復堪悲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自笑
- 吾兄儒林杰,器業包宇宙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題經父萱堂
- 為吏儒衣舊,謝官行李貧。 -- 出自明·王慎中·送蔡東洛赴銓改官
- 僧讀儒書舉世稀,惟師精學出塵機。 -- 出自宋·蔡冠卿·送靈巖道光大師
- 趙君儒林孫,嫮美蘭結佩。 -- 出自宋·晁謙之·南巖
- 早擢儒科秀,旋驅仕路榮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挽蕭知縣二首
- 首重儒宗新像設,不妨特地拜文公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劉學錄之建陽
- 但懈儒素風,日乏甘旨奉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用門牌日有好花迎客笑歲篘新酒奉親嘆為韻為
- 已將儒雅安時俗,更即人和驗歲豐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代壽某帥二首
- 公家儒化郁積久,義感宜可馴豚假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余博士家貓相乳歌
- 從此儒林添膾炙,老夫先借小詩夸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清華堂
- 堪與儒門為至實,武功家世久相傳。 -- 出自宋·杜衍·題懷素自序卷后
- 歷數儒紳真冀北,推源宗派孕江西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呈晏制干二首
- 誤著儒冠玷甲科,休官重到舊沙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月十七日偕賓旸市飲二首
- 獨冷儒官亦獨清,前賢補處詎云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汪以南教授
- 笑我儒冠誤,今如退院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志歸十首
- 不扶儒學起,焉革庶風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前參政浙西廉訪徐子方得代送別三十韻
- 至用儒流董厥役,借此進賢培邦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鄧善之提調寫金經
- 可振儒鐸鳴道鈴,無使斯文淪晦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張子敬湖南宣慰司都事
- 爾時儒者定應無,問政胡為不問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飲興道觀有感五首
- 先君儒起家,負冤踣奔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火
- 矧是儒家彥,初非賈客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
- 金書儒廟壯,畫壁驛亭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陳正之三首
- 學擅儒宗窮壺奧,文摛墨妙炳丹青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
- 藹藹儒冠至,恢恢賢路開。 -- 出自宋·耿南仲·和鄧慎思未試即事難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