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法自儒家有,心從弱歲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偶題
- 山中儒生舊相識,但話宿昔傷懷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
- 仆本儒家子,待詔金馬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中春宴,因贈諸客
- 鄰家儒者方下帷,夜誦古書朝忍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勸酒
- 憐君儒家子,不得詩書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傷唐衢二首
- 惟是儒生知擇術,百年窮達守書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
- 誤著儒冠不更論,白頭且喜臥江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村
- 本著儒冠那免此,可因吏牘頓拋渠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讀書
- 枉是儒冠遇太平,窮人那許共功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夜讀書
- 偶著儒冠敢陋今,自憐多負少時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劉季孫
- 魯國儒人何獨少,元君畫史故應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何正臣主簿
- 為報儒林丈人道,如今從此鬢星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聞韓賓擢第歸覲,以詩美之,兼賀韓十五曹長
- 況於儒學者,延納宜無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任處士歸太原
- 欲知儒學盛,首善本三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喜定號和禹玉內(nèi)翰
- 知命儒為貴,時中圣所臧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弘農(nóng)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為大僚
- 身服儒衣同繁義,日將卮酒對彭宣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安昌侯
- 太學儒生東魯客,二十辭家來射策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短燈檠歌
- --韓愈儒庠恣游息,圣籍飽商榷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納涼聯(lián)句
- --韓愈儒門雖大啟,奸首不敢闖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同宿聯(lián)句
- --韓愈儒宮煙火濕,市舍煎熬忲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秋雨聯(lián)句
- 貪是儒家事,誰貧奉直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故太恭人董氏挽詞五首
- 南方儒先囿三山,山中豹蔚推拍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古風敬餞吉州梁史君
- 許子儒冠怨誤身,如今投筆說星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談星辰許季升二首
- 太學儒生朝復暮,茹冷啜寒那可度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詠齏
- 拋了儒書讀相書,卻將冷眼看諸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曾相士二首
- 脫卻儒冠著羽衣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鷓鴣天·脫卻儒冠著羽衣
- 絳紗儒客帳,丹訣羽人篇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
- 綢繆儒史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答中書詩
- 為簡儒臣嚴諭教,別求名族正宮闈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頤和園詞
- 學通儒釋三千卷,身擁旌旗二十年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寄杜侍御
- 始驚儒教誤,漸與佛乘親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自惜
- 早回儒士駕,莫飲土番河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新平歌送許問
- 俗輕儒服弊,家厭法官貧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大理黃主簿湖上高齋
- 本來儒家子,莫恥梁鴻貧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別李氏女子
- 禮樂儒家子,英豪燕趙風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崔押衙相州(頃任內(nèi)黃令)
- 本是儒家子,學為方外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適庵冊工
- 胡為儒家流,沒齒勤且恪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初夏游楞伽精舍
- 折沖儒墨陣堂堂,書入顏楊鴻雁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子瞻枯木
- 老作儒生不解事,江南有田歸荷鋤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平原宴坐二首
- 好脫儒冠從校尉,一枝長戟六鈞弓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登夏州城樓
- 災變儒生不合聞,謾將刀筆指乾坤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董仲舒
- 惡大儒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成相雜辭
- 唯其儒書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齊人歌
- 〈漢儒以《春秋》決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蕭刓察推賀族叔司理登科還鄉(xiāng)四首
- 一代儒風沒,千年隴霧昏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同崔錄事哭鄭員外
- 早覺儒風好,兼看野趣長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侄孫子淵新居落成二首
- 宏齋儒者政,賞罰自宜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包使君入朝除左曹郎二首
- 嘆寒儒,謾讀書,讀書須索題橋柱。 -- 出自元·馬致遠·撥不斷·嘆寒儒
- 寄語儒林趙詩伯,好收風月作比鄰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雜興
- 濁世儒名多浪得,先生高隱冠當今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悼白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