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他時公論誰良史,往日虛名幾腐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涌金門城望五首
- 平生湖海悲游子,晚歲乾坤老腐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靈鷲清長老二首
- 一士葬魚亡楚國,而況他日秦坑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離騷九歌圖
- 天目山人客鑒湖,請言近世兩鴻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天目吳君實館越
- 爾時儒者定應(yīng)無,問政胡為不問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飲興道觀有感五首
- 人間自有行秘書,此翁聊為山澤儒。 -- 出自宋·耿镃·用功成韻賦外舅短項翁
- 詔云信汝辨治蜀,緩任威罰先文儒。 -- 出自宋·何郯·益州州學(xué)對訓(xùn)堂
- 榘山詩卷仁齋書,知音僂指皆名儒。 -- 出自宋·江立信·贈儒僧空谷二首
- 不如此翁不知書,肩記頤隱形侏儒。 -- 出自宋·樂備·比同彥平謁希顏千里昆仲千里留醉短項翁彥平
- 數(shù)十年來預(yù)薦書,當(dāng)時文行聳群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郴縣吳主簿
- 孝宣應(yīng)是不知書,便謂先王似豎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元紀(jì)二首
- 皤然短項滑稽徒,卻笑兩翁非通儒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功成亦賦短項翁詩復(fù)次其韻
- 偃武承平開圣治,投戈委質(zhì)尚文儒。 -- 出自宋·李祥·挽韓尚書
- 過門除卻能吟者,不是高僧即老儒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余種竹方成扁其室曰竹所友人以詩至用其韻
- 塵勞終日謾區(qū)區(qū),竟是乾坤一腐儒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癸未冬至
- 酷愛新詩成異遇,每於廣坐語諸儒。 -- 出自宋·劉應(yīng)時·聞范至能丐祠二首
- 內(nèi)懷矛甲伺同氣,外示間暇耽文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登瀛圖
- 諸生對策地奇語,由寫何曾不喜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留別袁伯長待制凌德庸少監(jiān)南翁待制諸公三絕
- 直道人間未可孤,朝廷有意用真儒。 -- 出自宋·呂人龍·上融堂
- 六龍極北瞻明主,三鳳河?xùn)|愧腐儒。 -- 出自宋·彭奭·句
- 豈愁今古無化論,長恨乾坤有腐儒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理欲
- 人謂儒生將略疏,世人無未識真儒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上揚(yáng)州錢帥
- 為道江南足魚蟹,鄉(xiāng)來不復(fù)似臞儒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離臨安舟中有懷山藪朱文之子聊作五絕以寄
- 讀破燈窗卷首書,經(jīng)綸勛業(yè)付洪儒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妝點個中新景致,藤冠布褐老癯儒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卜居
- 楚澤傷春怨鶗鴃,長安索米愧侏儒。 -- 出自宋·宋綬·句
- 不因黨論到元符,安得溪山著一儒。 -- 出自宋·宋之源·游溪
- 近歲顓門不讀書,右文搜拔廣該儒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試闈即事三絕
- 論述殊堪露門召,鐫摩已化兔園儒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祝舜俞少卿示曩歲葺蒙園陪游風(fēng)什一編不度枵
- 所存偶免隨秦火,不喻遺忘笑漢儒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校讎古史二首
- 何怪倚門嗟抗臟,近來合樂寵侏儒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紬史
- 老成流輩方吹薦,典訓(xùn)斯文示后儒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題劉紫微貢父公是集一首
- 忌口年來積漸除,君王方信是真儒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送晦翁十首
- 巍巍廣殿厭長策,曄曄盛譽(yù)嗤諸儒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曹嘉父
- 束帶真成屈壯圖,寧思飽死嘆侏儒。 -- 出自宋·吳炯·贈劉羲仲
- 秋試賢關(guān)擲雉盧,道經(jīng)鄰郡拜真儒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己未試監(jiān)假道于嚴(yán)報謝使君
- 過門除卻能吟者,不是高僧即老儒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余種竹方成扁其室日竹所友人以詩至用其韻
- 不比白面謝石奴,漢庭挺出萬卷儒。 -- 出自宋·徐璋·送舉人
- 詞科得雋真鴻筆,仙籍聯(lián)榮總鉅儒。 -- 出自宋·許應(yīng)龍·鳳池立碑紀(jì)事
- 繡軸捧星香擁爐,共慶此日生真儒。 -- 出自宋·嚴(yán)敦常·壽開府
- 偶來啜茗謝良友,不肯趨時愧腐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借虛翁涌金門城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
- 儒風(fēng)一變至于道,此是堯夫未識儒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偶作
- 書劍當(dāng)年游上都,賢關(guān)蟲篆校諸儒。 -- 出自宋·葉大年·挽王學(xué)正
- 黃冠氅服今誰識,前宋遺賢有此儒。 -- 出自宋·永秀·題汪水云詩卷
- 路人共指拜內(nèi)相,天子久欲登鴻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洪右史赴召三首
- 掖垣政要舍人樣,致主澤民推宿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王節(jié)推夷仲秩滿赴闕
- 諫省歸來三載馀,君王應(yīng)渴見鴻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王季海敷文赴閩漕
- 四十年來鳴道學(xué),一千人內(nèi)最群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挽提宮知丞周公
- 汴水奔流天子都,海涵百谷來群儒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酬新安仁孝主簿
- 誤國何人作計疏,滿朝元未識真儒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題胡待制平賊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