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小壘飛書定不難,十年清苦舊儒冠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徐都目之官奉化
- 聽訟固應哲士能,理賦未省通儒層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走筆代書答西士
- 養(yǎng)得狐貍解猖獗,健兒還勝老儒生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
- 挾冊夙潛心學海,揮毫今獨步儒林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張季修歸簡州兼簡伯修
- 載戢干戈講經藝,詩書比屋陶儒風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張義立制干赴闕探韻得東字
- 大原自出號學海,馀波散及蕃儒林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黃侍郎
- 大振文詞驚海內,肯將訓詁讓儒先。 -- 出自宋·方大琮·挽趙南塘
- 頗恨昔叨桐瀨守,未能繡梓勵儒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一家清雅集送植蕓胡直內
- 了事足為良吏易,讀書真作大儒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劉子華儒吏
- 宵立我猶嫌俗士,形臞爾可配儒仙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拂袖重來經五載,梵云飛雨灑儒巾。 -- 出自宋·房芝蘭·梵天寺
- 禽鳥春風樂與同,有將理趣道儒宗。 -- 出自宋·傅行簡·題博士袁公文苑像
- 累葉聚居旌孝行,一齋崇講待儒注。 -- 出自宋·和蒙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行輩凋零亡益友,文風寥落失儒師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哭別月村
- 小小茆茨漁子舍,星星鬢發(fā)腐儒冠。 -- 出自宋·黃杞·用洪憲韻自述
- 學首求師久劍潭,豈緣枯朽預儒涵。 -- 出自宋·李侗·舍上辭歸羅豫章先生
- 平生透破夢覺關,本來面目只儒酸。 -- 出自宋·李瓘·掛冠
- 詩造本情天下誦,學傳正統(tǒng)世儒宗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同安撫趙子直餞朱晦菴於懷安二首得重字
- 鳳躍南岡老隱淪,仙游悲動感儒紳。 -- 出自宋·劉熺·挽錢心齋先生
- 文字五千傳道德,僅同釋教讓儒流。 -- 出自宋·劉意·劉待詔老子出關圖卷
- 萬劫灰中存世界,千層浪里惜儒珍。 -- 出自宋·魯仕能·句
- 無奈先哲凋零,后生坦率,多以儒為戲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念奴嬌·延年有術
- 博士不煩重講席,拾遺無復歡儒冠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朱鶴梨入京
- 直道方心古所難,任渠俗眼笑儒冠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送屠存博教授溧水
- 我本持竿釣魚客,子緣識字入儒宮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贈浮曦柳秀才
- 盡道君家教育深,義方高作靄儒林。 -- 出自宋·任伋·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
- 長揖薰風詠式微,譸張山鳥怪儒衣。 -- 出自宋·史安叔·靜治堂書懷
- 釀蜜搓成絳雪團,莫嫌風味欠儒酸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又次韻楊梅三絕句
- 拈起瓣香說無極,千年道統(tǒng)繼儒宗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送蔡院將漕廣東
- 始進便當思遠到,會須華國有儒珍。 -- 出自宋·宋度宗·賜狀元張鎮(zhèn)孫以下詩
- 豈但此中非帝業(yè),當時獨更有儒坑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阿房宮圖
- 盛事歡傳旴水上,賡歌歸羨屬儒生。 -- 出自宋·蘇緘·詩一首
- 盛事歡傳旴水上,賡歌歸美屬儒生。 -- 出自宋·蘇某·和鐘守宴建昌耋老
- 榮辱早諳真采選,競謙不校古儒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再和三篇
- 中朝列爵本馭眾,進任將相皆儒曹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王秀才出京
- 般若初心依耋老,參同內事靳儒臞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公退三首
- 運水擔柴力分遭,挾持泥古小儒勞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解罷京局一首
- 剖析賴經宗匠手,絕群羞拍腐儒肩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誘學徒一首
- 日把文書揖上官,恐將心事負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石莊臨大江望江陰君山懷淮陰違尉用去年送行
- 猿鶴幾年懷舊隱,乾坤百戰(zhàn)重儒勛。 -- 出自宋·孫翥·裴公亭二首
- 千古茫茫不可攀,仲尼日月照儒關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近聞直學馮子容以家產中丘乘之賦作詩戲之
- 圣澤朝來凈世緣,不教仙骨墮儒門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送李秀才為道士
- 賢守聲名重泰山,肯將曲學誤儒冠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和鄒守鹿鳴宴
- 袖拂仙風上翠微,山禽窺我怪儒衣。 -- 出自宋·許源·和題落筆峒
- 特立孤高耐歲寒,渥丹顏貌帶儒酸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紅梅
- 南紀仙鄉(xiāng)景最佳,林泉幽致有儒家。 -- 出自宋·姚秘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簇簇魚鹽喧賈市,聲聲弦誦半儒家。 -- 出自宋·姚述堯·賦青田
- 跳出塵關百念輕,大元羽士宋儒生。 -- 出自宋·葉碧峰·贈月洞先生
- 一片靈明自有田,當仁那肯遜儒先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耕樂詩四首
- 敢望吾家有英物,箕裘且欲戀儒冠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瑞孫周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