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休怪相如滌器,莫學子云投閣,儒術亦佳哉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水調歌/水調
- 一縷千鈞扶世緒,三條八韻壓儒先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道傳達室侄補中國學二首
- 來誤解縈牽豈自,寺逢此劫在儒流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丙子寅月九日五鼓夢余憶舊作因用韻
- 瀑布有愁客耳多,山禽無語怪儒衣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過新蓬二嶺
- 我聞君語鼻亦酸,誤身直是坐儒冠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贈郭五星
- 騎鯨法漫謫臞,一世龍門只漢儒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賀李萬州守夔
- 鄉里同聲稱佛子,兒孫相繼奮儒科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頤軒張朝奉
- 川媚山輝寶氣鐘,尊堯而后幾儒宗。 -- 出自宋·劉震孫·使閩過延平
- 淮海屬心知士苦,山林投分只儒酸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總幕劉景文題杜立齋遺翰詩韻
- 漢昴殷箕謾擬倫,天將平治啟儒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壽應茶馬
- 貴極臺衡世莫京,依然璧水一儒生。 -- 出自宋·厲寺正·賀鄭丞相
- 志業無成年及耄,那知身反誤儒冠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偶成
- 帝室館甥貴公子,王姬下嫁舊儒家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謁中齋楊左丞
- 偏是書生賦分慳,生平受用只儒酸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李教授
- 兩度入天飛折翼,謾教人、欲嘆儒冠誤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賀新郎·劍吼蛟龍怒
- 學不求名況為官,官甜初不似儒酸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龔宗諭五絕
- 大地生靈惜暵乾,紙田不飽腐儒餐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無題三首
- 州縣間關老調官,青衫敝盡只儒酴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逢曹子敬知錄三首
- 翠峰直是英杰士,家世箕裘素儒業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醫士詹翠峰
- 脛脡未甘纏吏鞅,髑髏不信誤儒冠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怒題
- 須信窮通翻覆手,到頭應不誤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和書壁
- 龍魚仙伯妙此理,垂云小憇來儒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汪廣文
- 青簡成編裨史事,紫泥封璽獎儒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徐商叟參議儒榮閣
- 明月滿時開道帔,欲塵飄處脫儒衣,只攜仙籍還金洞,便與時流隔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送元秀才入道
- 擔錫歸來竹繞溪,過津曾笑魯儒迷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遷居清溪和劉書記見示
- 暴客卸戈歸惠政,史官調筆待儒勛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寄廣南劉仆射
- 仁義不思垂教化,背恩亡德豈儒為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再吟
- 貔虎只知迎太守,蠻夷不信是儒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去年今日
- 君是煙霄折桂身,圣朝方切用儒珍。 -- 出自唐·王霞卿·答鄭殷彝
- 畫策精魂輝史牘,著書聲價滿儒林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壽汪憬吾六十
- 四海為家寶緒隆,旁求文雅振儒風。 -- 出自宋·宋真宗·又將放榜
- 世祖行臺列俊賢,掾郎家世本儒先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寄南臺掾朱自明時初復役
- 低回欲得圣賢心,浩蕩更覓先儒旨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大醉后率爾(三首)〗
- 江海多年滯軾熊,書林諫霤得儒宗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集賢盛諫議出牧維揚
- 誰道貴游無世話,君今清尚更儒酸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交韻趙僉判苦雨
- 說與調羹吹律事,老農那信腐儒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路傍有因梅竹以編籬者
- 擲廩峰前新廟令,勘書臺上老儒仙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寄南唐吳監岳兼白鹿書院
- 舉世不為寒畯地,先生未改腐儒天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江陵柳教授歸潭州
- 白杜相從遠與劉,可憐衲子溷儒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謝章泉再以前韻見寄三首
- 艤棹遠來投野店,應門幸喜得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宿直里店二首
- 雞犬相聞里社同,琴書曾共客儒宮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毗陵邂逅京口同舍湯叔厚
- 烏幕聞君定羅致,別樽不復話儒酸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送端叔游淮
- 曾共清燈坐夜闌,依然故我只儒酸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次韻逢原偶興
- 爆竹聲殘事事新,獨鄰臨鏡尚儒巾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元日得家書喜
- 同學少年休問訊,野人今已擲儒冠。 -- 出自清·顧夢游·乙酉除夕
- 紫塞烽煙接素秋,報傳江郡腐儒憂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秋懷(四首)
- 未肯軒裳便塵土,此身翻恐誤儒冠。 -- 出自宋·陳必復·漫賦
- 大地生靈異暵乾,紙田不飽腐儒餐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無題
- 滿目塵沙萬里還,客來相對舊儒酸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感興
- 活計只須攜蒻笠,謀身空嘆負儒冠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碧潭奇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