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太平致了陰謀息,方信儒真道粹醇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頃在道中聞邦衡侍郎將進周禮新解嘗賦詩就為
- 七年束帶趁朝參,共喜儒林得指南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聞人茂德刪定歸嘉禾
- 三孔三劉歲月賒,后來儒術數君家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徐商老參議直閣進書登瀛創儒榮堂來索鄙句許
- 安得長材護北州,暫煩儒將擁輕裘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子真給事出守常山
- 保寧帝業青萍在,投棄儒書絳帳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王將軍
- 昔著政聲聞國外,今留儒術化江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睦州侯郎中赴闕
- 二公俱作者,其奈亦迂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劉得仁、賈島集二首
- 為重南臺客,朝朝會魯儒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春日陪顏使君真卿、皇甫曾西亭重會韻海
- 松亭盡日唯空坐,難得儒翁共討論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冬夕江上言事五首
- 卻憶東溪日,同年事魯儒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山中寄樊仆射
- 山河依睿主,社稷倚真儒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
- 慶歷賢科開后裔,隆興儒業繼前塵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喜子邲登第
- 文宿動三吳,于門應大儒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賀孫使君
- 吐哺出延客,懸榻時待儒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江宰別
- 粹然眉睫間,未變庠序儒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高丞別
- 奕葉論深契,平生仰大儒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胡文定公挽詩三首
- 僧道恩榮已受封,上庠儒者亦恩隆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有官有官位卿相,一代儒宗一敬讓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浮丘道人招魂歌
- 知為太學生,夙仰君子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酬陳端中明府長韻
- 那知三家村,有此一腐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
- 莫負汝祖父,東魯為真儒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李公子行
- 當時爾祖得鄭杜,尚帶儒酸走風雨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高郵何將軍老山圖
- 三十始讀書,謬為章句儒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尚抱灌往閩南采詩
- 行止象分符,監州是戲儒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邊城作
- 軺車到處天恩遍,祗有儒林欠得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又上監察御史
- 顧身悲欲老,戒子力為儒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酬耿拾遺題贈
- 光華圣旦發可晞,涵泳儒流身已澡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前日以詩贈賈麟進士繼蒙和答而楊蟠從事亦隨
- 今我取師觀所向,豈嫌儒墨不同流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贈承天月長老
- 幾杖延鄉老,詩書問魯儒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寄題潁昌王氏巽亭二首
- 壯歲功名地,從渠山澤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觀諸公射於城北書壁二首
- 曾簉蓬萊挹德風,日親儒保罄寅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皇孫壽詩二首
- 笑我蠹魚塵簡中,口角儒墨紛異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節推司理
- 毛子抱高學,眇睨大小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答毛叔子
- 田翁詫豐歲,不擬話為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過八疊舖問宿
- 怪底陰陽寇,偏陵山澤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龔養正病后分藥
- 驥子鳳雛端不茍,吏能儒業況兼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高司理
- 于是復間然,吾言乃迂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庾樓
- 蜀都蘊奇氣,古今生英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
- 問之爾何由,必曰因業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嵩陽書院詩
- 求賢用吉士,隱淪來真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霍子侔還都
- 青燈微火照寒更,不信儒冠誤此生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夜坐有感并簡與訥教授
- 王郎歸去我留滯,始信儒冠解誤身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節至思親不覺淚下因記杜子美詩云無家對寒食
- 學成出去清胡塵,莫道儒生不能武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李彥澤從余求衛公兵法
- 鐘鼎與林泉,天以私吾儒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張明遠自持其所居萃勝亭記來求詩為賦三篇
- 富貴何足道,陸機真洪儒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舍弟生子
- 孔子稱大圣,顏子稱大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長夜吟
- 須知憂道不憂貧,莫厭儒冠羨紈袴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送黃彥達歸建安
- 三朝褒舊德,一代仰名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林紹伊二首
- 仕宦吾鄉少,咸尊魯一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鹿國強二首
- 還家疑是夢,涉世誤為儒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王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