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1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儒生骨朽名猶在,高冢相望已亂真。 -- 出自宋·王齊輿·儒生墓
- 儒風一旦掃,有甚遭燒焚。 -- 出自宋·王日翚·云安監勸學詩
- 儒客坐來除俗態,暮鐘飛出望歸還。 -- 出自宋·王投·三學院
- 儒官儼遺像,垂范逢江西。 -- 出自宋·王有大·挽象山先生
- ……儒生別有淚,不是哭途窮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句
- 儒行合為文暢侶,詩名雅作貫休孫。 -- 出自宋·薛奎·寄金繩院正因大師
- 儒風一變至于道,此是堯夫未識儒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偶作
- 儒雅從來說雉山,抱琴何幸預榮觀。 -- 出自宋·虞兟·鹿鳴宴
- 儒生誰是喜書者,安得一逢王右軍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自題端溪硯
- 儒流稽首頌舌相,徃徃謂帶花木香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贈云上人
- 儒學規矩奇,約繩固所欽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宜賓別楊同年
- 儒冠豈解真相誤,有志應當萬戶侯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聘儒侄秋試
- 儒者可言政,懷邦當易為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興化吳宰商卿來書
- 儒學當年究指歸,服勞王事不言疲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京尹八首
- 儒風果大振,鄒魯相頡頏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寄武岡使君表兄
- 儒風凋落盡,生意僅如絲,一自先生死,深為吾道悲。 -- 出自宋·張登辰·挽趙秋曉
- 儒林龔魏兩茂學,逸氣直與青云接。 -- 出自宋·趙宗德·九日宴浮金亭
- 儒道雖云異,詩酒喜共酬。 -- 出自宋·鐘唐杰·送僧還日本
- 儒冠有愧一廝養,何忍葵心對落暉。 -- 出自宋·周銓·答曾進士
- 儒學微言絕,神仙怪說彰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依韻和登州推官張同年之梁山
- 儒生不學老農稼,青門多種故侯瓜。 -- 出自明·高棅·梅江謠留別梅江諸友
- 儒衣僧帽道人鞋,到處青山骨可埋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自贊
- 儒家衡斗政,莫與道人言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宿排山道院(二首)
- 儒宮佛寺俱無跡,竹樹如麻暮雨昏。 -- 出自明·林公慶·長沙三絕句(三首)
- 儒臣只知贊畫寄,殷勤屢乞芻蕘言。 -- 出自明·陸之裘·庚子紀事
- 儒臣進講思陳戒,敢學揚雄賦漢宮。 -- 出自明·茅大方·六月十六日端禮樓進講奉教賦詩次繆紀善韻
- 儒冠掛卻白頭新,廿載支離笑此身。 -- 出自明·錢謙貞·復次漫興前韻八首(錄四)
- 儒坑選冷難得調,兀兀且作經年窮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懷京口
- 儒冠自昔為人下,豪士累累走中野。 -- 出自明·屠應埈·高陽行
- 儒生峭崖岸,抗顏論詩書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詠懷(一十六首)
- 儒服交國中,誰能褫偽冗。 -- 出自明·于嘉·毗陵道中小述
- 儒術承恩逢景運,非同常侍漫登床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丁丑三月上親灑宸翰大書責難陳善四字以賜
- 儒家自有匡時略,何必橋邊拜石公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送侍御張龍坪領東沂兵憲
- 儒林文苑隱逸傳,競夸僑肸生菰蘆。 -- 出自明·周永年·次韻和牧翁題沈啟南奚川八景圖卷
- 儒冠傲軒冕,農耒力菑畬。 -- 出自明·邾經·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
- 儒生推變化,乾策數大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乞數珠贈南禪湜老
- 儒墨起相殺,予初本無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(并引)
- 儒冠多誤身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阮郎歸·山前風雨欲黃昏
- 儒冠多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真珠簾·山村水館參差路
- 儒道雖異門,云林頗同調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