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1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儒風掃地久堪哀,誰與前朝養禍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
- 儒冠誰使首,何至動言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次仇仁近韻謾成三首
- 儒流不與常人同,何況此郎娛此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
- 儒冠不能辟,拔白立赤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柯德陽埽塵齋
- 儒風未盡棄端章,學徒尚多習弦誦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
- 儒風嗣言偃,子細為談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楊剛中嘉定州教
- 儒登朝廷尊,賢聚功化速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魏明已表弟韻送劉長翁赴福建倉
- 儒冠同昔日,吾道未嘗衰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儒巾
- 儒術翻多誤,官資惜未崇。 -- 出自明·顧祿·懷思復錢先生
- 儒生習氣深,寒陋渾未除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負暄
- 儒行篇中有至論,書齋鄉縣兩存存。 -- 出自宋·何棄仲·營道齋
- 儒冠慚佛學,列婦勝男兒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挽李尚書母太淑人
- 儒衣而儒冠,滿口談詩書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詩
- 儒冠寥落風流減,客路凄涼故舊稀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故國有懷呈任子宏提舉
- 儒冠不戴戴星冠,人生榮華作夢看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送慈州茅主簿入道
- 儒林學海老宗師,每恨聞名識面遲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上李承旨學士
- 儒冠吾已悮,何責五男兒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秋雨感事
- 儒館聊稅息,偉望臨華夷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文相生日
- 儒宗真可憾,豈但哭吾私。 -- 出自宋·黎獻·挽趙秋曉
- 儒生屈膝凍欲死,猶呵禿筆書長箋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御筆免房錢一旬
- 儒釋本同途,遺經非爾殊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皇侃
- 儒服今繡衣,片言況前聞。 -- 出自宋·留夢炎·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
- 儒科一廢四十年,甲寅詔下初與賢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黃子高常熟教授
- 儒吏不相得,異器如薰翳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袁仲野赴異陵
- 儒視吏不屑,吏嫉儒為仇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袁仲野赴異陵
- 儒林急淵源,不遣朔庭空。 -- 出自宋·羅鑒·題吳氏四賢堂
- 儒衣不似牛衣好,叮囑糠妻放窄裁。 -- 出自宋·繆鑒·端居
- 儒仙元自留官府,儻借刀圭得圣功。 -- 出自宋·倪允文·大滌洞天留題
- 儒生貴知命,飲水曲吾肱。 -- 出自宋·盛世忠·生涯詩
- 儒門弟子無人識,碧眼胡僧笑點頭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儒喜詆佛,公愈推宗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祭端明尤木石
- 儒釋同科到者稀,道融冰雪鑒精微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寄婺守趙玉堂
- 儒即釋,釋即儒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十四首
- 儒行既名,聊伯乃建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文宣王及其弟子贊
- 儒家見君好,談度偶情親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憶舊寄金陵憑壽之
- 儒冠真耀武,師府重芳年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送牟都事景陽赴浙東師幕
- 儒行絕瑕疵,道心無塵滓。 -- 出自宋·宋孝宗·和史浩曲宴澄碧殿詩
- 儒雅名公子,承平輔相孫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翰林侍讀學士尚書右丞李公挽辭三首
- 儒林盛會沾恩飫,云閣新圖預客題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農師四和前韻仍有推獎鄙薄之句再次韻
- 儒雅名公子,風流粉署賢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宋中道都官挽辭二首
- 儒林仰宗工,政府發閎論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元佑癸酉秋九月蒙恩補郡維揚十一月到治蒞事
- 儒林盛推挹,風勢張云柯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道元上人累示禪偈詩筆并諸賢賡唱見索鄙作因
- 儒雅資緣飾,吏治賴關決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奉陪府公賽雪橋公廟紀事兼呈粹幕諸君
- 儒士繆揣摩,戎韜政紛拏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大塢山寺
- 儒生不知變,區區誦陳言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臨海道中書懷
- 儒家乃何事,駕言圣門歸,萬古江河流,三春卉木菲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魏公再用韻勉子孫學
- 儒生傳舊法,君子愛初心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答委章和寄同舍韻
- 儒林丈人真好事,大筆新詩警昏瞀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遂安縣興學和詹本仁見贈詩
- 儒生多山野,此事亦已古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孫生康祖從予海陵予薦之滁守趙叔明之門送以
- 儒學咸相詬,居賢不易逢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陸景淵主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