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1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儒雅風流總不如,蒸髦久合下旌車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送馮貫道赴行在二首
- 儒生讀書不貴書,枕頭閣腳醉夢余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張粹夫萬卷樓
- 儒冠真蹭蹬,祖席有光輝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假守蓬州視事二十日以臺章罷黜行至溫湯作此
- 儒冠鼎盛縉紳多,海內如今數永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送丘尉赴試南宮
- 儒館妙人物,吟毫泣鬼社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舟行再用前韻
- 儒宮一何有,惜哉壯觀隳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錢檢法及代期以詩告別因次其韻
- 儒冠深覺誤平生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感時
- 儒紳企榮途,行有不俟駕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峽中賦百韻
- 儒榮名堂本訓辭,大書流詠見豐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寄題臨江徐秘閣儒榮堂
- 儒風三葉秀,和氣一門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莫銅陵挽詞
- 儒將通鴛序,樞庭握豹韜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丘文定公挽詞
- 儒流有遺恨,不見草黃麻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左司挽詞
- 儒功固如許,儀舌漫縱橫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益陽趙宰六首
- 儒冠底誤資身術,鹽筴聊成富國功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送許兄還侍兼簡廣南監場二首
- 儒館英游,侯藩賢望,便合還丹極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儒冠成晚歲,尺牘到諸公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故奚公學長挽詩
- 儒士筆以耕,相形無食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再用前韻
- 儒雅風流真不愧,兩賢真可作三賢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韓仲止主簿
- 儒椅據根柢,玉德著光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挽施文叔三首
- 儒林有韓孟,待詔自嚴徐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程可久丈
- 儒冠蓋多端,劇論如合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用程季儀送行之韻為別
- 儒館尉曹俱國士,好為詩賦詠康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純教授去非尉曹
- 儒冠往往令人羞,夫君經明行益修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徐彥章并屬光庭
- 儒書所不傳,群士欲焚刪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陳同甫抱膝齋二首
- 儒生慕杰氣,赤手誅鯨鯤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馮傳之
- 儒風一變至于道,此是堯夫未識儒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偶成
- 儒道終期用,皇威可得宣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薛端明挽章三首
- 儒雅久稱唐吏部,典刑今對漢申公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送雷赴漕召
- 儒生身上事皆成,身外浮華亦堪輕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讀劉靖君碑
- 儒冠匪謬誤,賦性素褊窄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喜翁卷歸
- 儒佛差殊真眇忽,請君參取是耶非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題黃氏貧樂齋
- 儒林冠冕蓍龜,黃發同時二老歸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季夏郊墅即事
- 儒風鼎盛田多稼,早愿三邊洗甲兵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元夕題燈龕四首
- 儒釋老氏鼎立如三才,凡囿形數由剸裁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寄謝碧云張高士
- 儒守陳西和,武將田與李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木皮口紀事為故沔戎帥何進賦也
- 儒習平生祗自酸,可能學古到商盤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史子修投贈二首韻時被命至玉堂
- 儒服獨立,出于簪纓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呂成公寬平通鑒佚老三帖贊
- 儒先所推,奚待詡夸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范元長觀梅詩帖贊
- 儒生十九諳吏事,君自胸中有八窗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會之夢龍赴南安尉
- 儒書梵語相參看,酒柱詩盟自獻酬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八窗叔歸
- 儒先拈得四書出,名相措諸萬事閒。 -- 出自宋·吳勢卿·壽丞相
- 儒館豆籩于粲,弦誦有遺音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水調歌頭·瀛臺居北界
- 儒臣講畢上命坐,瀹茗初試瓊甌瓷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謝劉仲寬惠茶
- 儒臣見用天下福,講席宏開太平期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謝劉仲寬惠茶
- 儒冠各欹墊,僮屨皆奔波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游靈源天境遇雨各奔歸晚坐以不是溪居者那知
- 儒冠委秋山,王燄明朝霞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庚寅秋病得語不復詮次名曰感懷
- 儒酸官冷渾相稱,草臥氈眠本不拘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冬日小齋即事
- 儒冠誤我欲投簪,抱膝聊為隴上吟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南仲見寄
- 儒官冷落似村居,蒲艾葵榴色色無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酒邊
- 儒宮清似水,學舍不於舟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楊剛中赴淮安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