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傍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逶迤傍隈隩,迢遞陟陘峴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(yùn)·從斤竹澗越嶺溪行
- 始得傍歸路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(yùn)·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(fā)都詩
- 一任傍人看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虞美人·燈前欲去仍留戀
- 一一傍邊書敕字,中官送與大臣家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宮詞
- 閑即傍邊立,看多長卻遲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小松
- 郎來傍門戶,滿口索錢財(cái)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新嫁娘詞三首
- 騎馬傍閑坊,新衣著雨香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長安春游
- 若無傍人見,形疾安自知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求友
- 拄杖傍田尋野菜,封書乞米趁時(shí)炊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(zèng)賈島
- 扁舟傍歸路,日暮瀟湘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入桂渚次砂牛石穴
- 一路傍汾水,數(shù)州看晉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薛承矩秩滿北游
- 山葉傍崖赤,千峰秋色多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龍門八詠·水東渡
- 殺身傍權(quán)要,門戶有旌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第一百九十六
- 蕃軍傍塞游,代馬噴風(fēng)秋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部落曲
- 千崖傍聳猿嘯悲,丹蛇玄虺潛蜲蛇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
- 駕肩傍隘道,張幕內(nèi)連楹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到宣武三十韻
- 待侶傍花久,引麛穿竹遲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·鹿亭
- 舞蝶傍應(yīng)酣,啼鶯聞亦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酒中十詠·酒樓
- 歇把傍云泉,歸將掛煙樹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茶中雜詠·茶籝
- 幾家傍潭洞,孤戍當(dāng)林嶺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崦里(傍龜山下有良田二十頃)
- 寒蛩傍枕響,秋菜上墻生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秋晚留題魯望郊居二首
- 逋山傍鶯系馬,玉翦新辭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漢宮春·名壓年芳
- 帶書傍月自鋤畦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江城梅花引·江頭何處帶春歸
- 問道傍、楊柳為誰春,搖金縷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滿江紅 赤壁懷古
- 穿林傍水幾平章,合有春風(fēng)到草堂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靈洲梅花
- 駑駘傍騏驥,魚鳥各天淵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送陳幼度運(yùn)干
- 氣為傍觀壯,言因決勝夸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射弓次寄彭城四君
- 幽蟲傍草晚相映,遠(yuǎn)水著煙寒未分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隱居秋日
- 復(fù)恐傍人見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六憶詩
- 燕裙傍日開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洛陽道
- 夕鳥傍櫩飛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直學(xué)省愁臥詩
- 沙痕傍墟落,風(fēng)色入牛羊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河上二首
- 幽鶴傍人疑舊識(shí),殘蟬向日噪新晴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喜王駕小儀重陽相訪
- 壞道傍連傅,空城右指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員村坂
- 為郎傍星紀(jì),江湖常久居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
- 寒猿傍樹不敢聲,江梅羞開恐易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詠雪于清虛堂火閣
- 脈脈傍珠簾,依依集蘭橑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雙燕離
- 年年傍春雨,一上苑墻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玉階怨
- 涉淇傍荷花,驄馬閑金鞍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張公子行
- 寧知傍淇水,騕褭黃金羈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春詞二首(樂府詩題作陌上桑)
- 驅(qū)馬傍江行,鄉(xiāng)愁步步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江岸秋思
- 桃李傍檐楹,無人賞春華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興
- 獨(dú)立傍銀床,碧桐風(fēng)裊裊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井上桐
- 璽書傍問俗,旌節(jié)近推賢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?xùn)|
- 鳧舄傍京輦,甿心懸灌壇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長安客舍,贈(zèng)李行父明府
- 種黍傍煙溪,榛蕪兼沮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
- 空惹傍人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(diào)名
- 無心傍照臺(tái)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阮郎歸
- 盡教傍人點(diǎn)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**香
- 忽自傍藤陰,乘流轉(zhuǎn)山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武陵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