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6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人生間調(diào)笑,俗事暗消磨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醉歌三首
- 秋來未為久,俗塵已披靡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雨涼
- 志士亦徒苦,俗豎多不侔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舟上感興
- 如斯斗底郡,俗習因仍陋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自富池江入興國軍港留三日歸回舟捷甚摭實寫
- 先生自是絕俗士,西湖東合當齊名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涌翠亭梅花
- 操術(shù)不為流俗變,始知夫子有恒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贈恒齋葛太翳
- 直把沖虛超俗界,何須芻豢作嘉羞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澹軒
- 回首桃花只俗休,還君本色一籬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劉元翁索賦鞠逸
- 羅雀門空無俗物,騎鯨客至有仙風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酬陳叔裕四首
- 皇極在人心,俗學無自得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林寶文生日
- 西風來雁歲俗晚,衰柳鳴蟬人語離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游大冶歸建陽
- 壯志已愴悢,俗情厭崎嶇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壬子春羅端長贈別
- 我亦杜門嫌俗子,今方下榻得詩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胡連翁攜詩見訪
- 詩人自情親,俗子極交淺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朱晦翁十梅·疏梅
- 白丁門外遠,俗子眼前無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題朱慶余閑居四首
- 湖館翛然無俗客,白衣居士且匡床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留客
- 山居心已慣,俗事耳憎聞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題吳先生山居
- 湘川狺狺兮俗獷且佷,利殺業(yè)偷兮吏莫之馴。 -- 出自唐·李節(jié)·贈釋疏言還道林寺詩
- 柱史從來非俗吏,青牛道士莫相疑。 -- 出自唐·儲嗣宗·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·山鄰
- 所彈非新聲,俗耳安肯聞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彈琴
- 公筵饒越味,俗土尚巴歌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寄黔南李校書
- 不是鐘期聽,俗耳安能別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覽友生古風
- 巢由薄天下,俗士榮一官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六月十三日上陳微博士
- 村家蒙棗栗,俗骨爽猿蟬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壺公山古老相傳右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
- 筇杖擔琴背俗塵,路尋茅嶺有誰群。 -- 出自·李中·贈鐘尊師游茅山
- 山留丹竃室,俗有故鄉(xiāng)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望江張明府
- 也勝劈琴饞俗子,充饑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南鄉(xiāng)子 和明初鶴饑韻四首
- 鎮(zhèn)日柴門無俗客,一渠流水鏗金玉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滿江紅 詠全溪清隱
- 尋勝地,訪遺俗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賀新郎 題王德璉水屯卷
- 江上人家無俗事,輕舟載網(wǎng)過柴門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貞溪初夏(六首)
- 顧我平生非俗客,豸冠此日清流。 -- 出自元·何守謙·臨江仙 以上二首見武夷山志卷十五
- 養(yǎng)疏慵夢驚俗態(tài),浮云富貴虛矯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摸魚兒·養(yǎng)疏慵夢驚俗態(tài)
- 疑是山靈嫌俗客。 -- 出自元·王特起·梅花引 中州樂府
- 撲入塵凡世俗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金蕉葉·撲入塵凡世俗
- 款款脫、塵軀俗狀,三疊琴心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夏云峰·守株林
- *雪囊中無俗物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夜行船·*雪囊中無俗物
- 任野色充庭,俗塵掃跡,談笑從容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木蘭花慢 壽陳介軒
- 遇坎乘流,混俗和光,知止有何榮辱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識破塵寰
- 學無為,離塵俗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梧桐樹·學無為
- 終日和光混俗,任時隨處寬懷。 -- 出自元·王*·西江月·悟性無生無滅
- 出管名山非俗吏,竟戕狂藥問天公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挽左南孫
- 聞道沙邊風俗好,老夫東望欲為鄰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姚性存將歸鶴沙以詩見別次韻
- 踔宇宙而遺俗兮眇翩翩而獨征。 -- 出自漢·蔡邕·歌
- 動必求其全,俗人自纏擾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愛子無俗情,俗情亦自好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笑說福唐風俗惡,一田夫婦兩身泥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田家歸
- 解把老夫埋俗窟,多時不放上青天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久為塵事關(guān)懷因成一絕
- 我輩本無流俗態(tài),不教離恨上眉多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與進士宋嚴話別
- 門掩平湖避俗囂,靜觀風景識春朝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春日閑居即事寄上元敏上人
- 梵宇清虛遠俗喧,登臨時得爽吟魂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梵天寺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