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在第6個字的詩句
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九朝資直筆,二子振賢科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挽國史侍讀李公仁父
- 有時攜筇,偕二三朋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題陳和仲尊明亭
- 我聞姑孰下,二梁山對守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泊采石登蛾眉亭蛾眉山為云靄所蔽
- 西方頃多事,二十勇如虎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贈王副伴
- 咸平已亥歲,二年時六月。 -- 出自宋·臧奎·夏夜與魏野陳越會宿河亭聯(lián)句三十韻
- 兩老雖未死,二妙已先踣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和施彥執(zhí)懷姚進道葉先覺韻
- 江轉荊湖第二州,巴渝東畔楚西頭。 -- 出自宋·張權·句
- 八十光陰有二年,煙蘿門戶喜開關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答陳文惠
- 悠悠天地間,二物何飄忽。 -- 出自宋·章云心·古意十四首
- 其中有洞十二所,七星山下棲霞府。 -- 出自宋·趙夔·桂山諸洞歌
- 其中有巖十二所,伏波靈顯存祠宇。 -- 出自宋·趙夔·桂山諸巖歌
- 三復蓼莪思二親,親恩天地無比倫。 -- 出自宋·趙與泌·勸孝
- 上帝監(jiān)觀,維二是依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
- 女生必有適,二親非終守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女子
- 善看育與蟾,二子吾珠锫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女子
- 阻壽南樓恰二年,此心恧甚思依然。 -- 出自宋·周應合·慶南樓居士
- 宿世仙家十二樓,誤嬰時綱未深愁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山居
- 不踏長安十二門,鸕鶿飛處數(shù)家村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漁父
- 十二銀屏十二峰,一峰一個繡芙蓉。 -- 出自明·朱權·宮詞
- 高閣連城十二欄,西風領客共躋攀。 -- 出自宋·宗必經(jīng)·滕王閣
- 地表可見十二三,已足怪駭動魂魄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題袁州東湖盧肇石
- 高賢旌好事,二記聳龜趺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題三教圓通堂
- 八神寧爾福,二世果斯亡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依韻和登州推官張同年之梁山
- 三五暈尚圓,二八形已虧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和沈休文雙溪八詠
- 遠賦驪駒慚二妙,縱歌安得酒如川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承君衡叔榦遠送賦此以別
- 安得周回更二千,直與龍巖之洞相鉤連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龍巖三洞之間
- 笑說秦關百二重,舒卷風云不盈握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放歌行贈宋君(仲溫。辛丑)
- 吾廬正蕭颯,二仲得羊求。 -- 出自元·吾丘衍·次韻謝錢翼之
- 況有文章兼二美,呂家亭子得無傳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漫興(九首)
- 我本吳越人,二年客幽燕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灤陽道中
- 九塞清寧十二秋,忽傳烽火過涼州。 -- 出自明·蔡可賢·聞洮河警
- 搖落秋梧十二闌,掌中心事扇中看。 -- 出自明·陳泰·題班姬秋扇圖
- 不向膏肓驅二豎,也無精氣守三尸。 -- 出自明·等慈潤公·遣病
- 山水金碧到二李,水墨高古歸王維。 -- 出自明·杜瓊·贈劉草窗三十韻
- 試問天閑十二駟,即今未必非駑材。 -- 出自明·豐坊·病馬行贈少宰何燕泉
- 感時豈不懷,二紀倏焉過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歲暮作
- 持徽音之不二兮,憶兩髦之匹儔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感往昔
- 八尺飛龍十二閑,飄飄來自岢嵐山。 -- 出自明·古明慧公·題天馬圖
- 今之好山有二老,太原司馬吳門都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
- 城北何所事,二生喜從余。 -- 出自明·歸子慕·館城北
- 長安城頭夜二鼓,力士敲門稱太府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長安宮女行
- 南北何如漢二京,迢迢吳越兩鄉(xiāng)情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對月答子浚兄見懷諸弟之作
- 三分寧夙畫,二表自余音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襄陽隆中四十四韻
- 一別凄涼十二年,關河風雨隔幽軒。 -- 出自明·黃哲·王彥舉聽雨軒
- 得當縱報漢,二心安可懷。 -- 出自明·江瓘·詠史五首(錄二)
- 湖主不妨頻二仲,與君重醉碧云間。 -- 出自明·江以達·予放歸至浙中暫憩湖上適馮子仁得宥至自嶺南
- 東風載蘭槳,二月下橫塘。 -- 出自明·金鑾·石湖
- 盈缺不自期,二陸從所履。 -- 出自明·瞿汝稷·黃州雜詩二首
- 若到江南逢二顧,安危萬里想同情。 -- 出自明·李三才·送諸博士壽賢量移過里兼懷顧叔時兄弟時方有
- 其時嚴冬十二月,大雪照映如冰壺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雪山圖為建德周廷暉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