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丹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堪笑葛洪曾未悟,遠從勾漏問丹砂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頌古五十三首
- 每天年年三月里,滿城開盡牡丹花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患累資生無有涯,選官選佛學丹霞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如行新戒落發升座
- 龍穴定知潛碧海,鵬程終是望丹霄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右省轉官因大慶,元正立仗憶丹墀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除夜
- 曉月蒼蒼向煙滅,朝陽焰焰明丹闕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知歌行
- 寶屏珠帳一夢時,靈仙初降趨丹墀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紫云曲
- 內夏外夷歸一統,燁然治象炳丹青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賜馬廷鸞四首
- 高束詩書參素問,盡拋琴劍學丹砂。 -- 出自宋·宋自適·謝饋藥
- 當日捐軀全土境,至今遺貌載丹青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次中雙廟感事
- 鵝溪白繭冰雪清,黃史舐筆研丹青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黃筌畫金盆鴿孟蜀屏風者也一首
- 革蠹撓而雄疊兮,易朽腐而堊丹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良牧
- 海上蘇卿今白發,山中杜甫老丹心。 -- 出自宋·唐涇·懷黃小牧
- 遮暮雪霜侵兩鬢,倚云梨棗出丹田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次韻德修弟
- 豈料今為倚樓客,誰能添我入丹青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題釣臺對嚴氏樓三首
- 憶昔閑粧淡紵衣,一枝紅拂牡丹徽。 -- 出自·王山·憶盈肥題玉女池二首
- 全似襄陽隱士家,只添靈照減丹霞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葉伯宇和霞字韻計再作一篇
- 不敢持毫強羞縮,喜公心已厭丹青。 -- 出自宋·王佐才·答秦兵部求墨竹
- 乾坤整頓萬事了,蹴踏四海乘丹梯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醉歌行
- 九轉凡成吞絳雪,霓旌縹緲升丹闕。 -- 出自宋·魏仲恭·題妙庭觀
- 偃月爐深紫氣浮,紅鉛黑汞六丹頭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樓居狂吟
- 何時買得青山住,煉就蓬壺換丹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春晚
- 守藥胎仙去不來,空留山頂煉丹臺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玉清宮初陽臺
- 天然物外清修地,巖頭殘月沈丹井。 -- 出自宋·徐幾·天壺
- 多謝好風吹妙語,西湖處士棹丹還。 -- 出自宋·楊承祖·歸耕亭二首
- 抱膝孤吟欠范模,原隨雞犬藉丹爐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韻酬孫艮齋三首
- 羽扇一揮風偃草,策勛多謝顧丹陽。 -- 出自宋·楊修·麾扇渡
- 僧居占盡佳山景,樓殿高低半丹雘。 -- 出自宋·楊頤·游虎丘
- 醉舞狂歌踏落花,綠羅裙帶有丹砂。 -- 出自宋·于本大妻·詩一首
- 煙雨半收山更好,知誰不喚作丹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懷愛山
- 眼底薔薇玉雪堆,過從休待牡丹開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再次韻四首
- 小溪一曲繞山綠,虎繞龍蟠記丹熟。 -- 出自宋·曾表勛·妙庭觀
- 含雨數峰分水墨,著霜千樹半丹青。 -- 出自宋·湛道山·句
- 丞相捧麻宣讀了,百僚欣愜拜丹墀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朝野已聞親相業,廟堂曾睹漆丹桓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睢陽五老圖
- 每到雙溪興自招,新亭況是隔丹囂。 -- 出自宋·章炳炎·合溪新亭
- 慶林巽穴玄風出,華景高明隱丹室。 -- 出自宋·趙夔·桂山諸洞歌
- 臣之立身忠與孝,此心期不愧丹墀。 -- 出自宋·趙良坦·獄中附家二首
- 王侯第宅連苑墻,粲若瓊蕊敷丹房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和葉水心馬塍歌
- 潘子形容傷日發,沈郎文字暗丹唇。 -- 出自宋·趙師民·向來
- 時聽茅君歸碧落,恍聞玉女煉丹鉛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舜臣·華陽山堂落成
- 羅袖舞低楊柳月,玉笙吹綻牡丹花。 -- 出自元·宋褧·都城雜詠
- 雙枝作供凈瓶里,仿佛玉井銜丹霞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題幻住庵中峰和尚蓮池野亭小像
- 興似步兵緣嗜酒,地如勾漏為丹砂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答岑山人見問
- 莫道西園容易遍,紫霞中自有丹丘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寓別徐東園
- 早賜彤庭綸握事,何辭匍匐獻丹宸。 -- 出自明·徹鑒堂·云貞
- 客路無媒類轉逢,人間薄命是丹楓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題畫(題帕二絕)
- 奔云突霧入紫霄,狡兔妖蟆灑丹血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海東青行
- 八面玲瓏透碧霄,九層宛轉流丹雘。 -- 出自明·等慈潤公·長干寶塔放光偈
- 孤城四面削玄壁,危樓仄立明丹霞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