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在第10個字的詩句
丹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風搖翠筱敲寒玉,水激丹砂走素鱗。 -- 出自唐·張果·題登真洞
- 五十余年四海清,自親丹藥得長生。 -- 出自唐·嵩岳諸仙·嫁女詩
- 桑田雖變丹青在,誰向丹青合得仙。 -- 出自唐·太白山玄·畫地吟
- 高垣墉兮大其門,灑掃丹雘壯神居。 -- 出自唐·裴谞·儲潭廟(大歷三年戊申歲)
- 寂寞人偏重,無心愧牡丹。 -- 出自唐·文丙·蘚花
- 應有同溪客,相尋學煉丹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送梁道士
- 羨山人結屋,腰碧澗,面丹崖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木蘭花慢 次韻馬廷彥山居
- 真誠若契真境,青鳥引丹樓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水調歌頭 望華山
- 故物蒼龍蟠石柱,當時丹鳳聽簫韶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望江亭懷古
- 摩挲兩鉉濕煙霧,錯落丹砂映金碧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古鼎歌(并序)
- 我將醉眼摩挲,是誰人丹青圖巧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水龍吟 題簫史圖 孫氏書鈔
- 苔生白石斑斑綠,魚養丹池個個紅。 -- 出自元·華幼武·宿隱微山房
- 白兔搗月魄,指顧成神丹。 -- 出自元·柯九思·送林彥清歸永嘉
- 黃沙白水光相亂,青壁丹厓秀宛齊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攣跛中雜興(二首)
- 海虞山色秀屏開,紫氣丹光涌玉臺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送葛玄素住持普福宮
- 盜天地沖和,一氣造化丹基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降中央
- 混歸寶藏,密蘊九轉神丹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放心閑
- 分擘剛柔動靜,煉九還、丹體清新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感庭秋 全真
- 根甘液是真因,都得此丹無價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踏莎行·說修持
- 靈中省悟徹玄機,結金丹有自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紅窗*
- 之乎者,便休書寫,養就丹無價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點絳唇 贈友人
- 白氣致使,上下盈盈,金丹結、練成珍寶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紅芍藥
- 何須尋枝摘葉,豈論語丹經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六么令 鳴鶴馀音卷四
- 萬化收歸鼎內,紅光迸、丹熟馨香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述懷
- 間空中忽有報應,遂作丹灶為岡,清洋蟠繞,昔居王遠家莊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因福山縣王遠村北丹灶山道友聚話,
- 元妙古任安,尹喜關令丹陽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沁園春·元稟仙胎
- 俯賜鸞驂鳳駕,獻金鼎、丹藥馨香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贈范明叔
- 虎繞龍蟠,氣結神凝,大丹一粒圓成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春從天上來 贈首陽山李志樸
- 盡吃迷心藥,誰餐續命丹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南柯子·太上玄元祖
- 時時自飲昆山酒,醉臥丹臺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采桑子·虛無妙道心堅守
- 問東城春色,正*雨,牡丹期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谷雨日,王君德昂約牡丹之會,某
- 自憐白發無能事,只有丹心在日 -- 出自元·魏初·鷓鴣天 九日晉溪
- 要河車挽水,雙瞳似月,丹砂伏火,兩頰還童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壽張繡江參政
- 只有雙溪水,照見寸心丹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水調歌頭 代送路同知罷歸 以上鄱陽五家集本
- 鳳凰池上恩波暖,指日丹墀步武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鷓鴣天 壽楊同知
- 春似錦,駐風光、都在牡丹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聲聲慢 壽張仲寶 喬木所居亭名
- 碧云雙引樹重重,除卻丹經戶牖空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費無隱丹室
- 今朝佳氣五云,都在牡丹坡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水調歌頭 為初心真人七 初度時延祥?
- 三元合一,自然鼎內大丹凝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歌頭 贈劉居士
- 貪戀榮華,誤了赫赫神丹,恣情拋棄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絕粒停廚
- 休縱心猿,盜了金鼎還丹,謾勞虛費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志氣凌云
- 玄妙處、種就黃芽,燒成丹藥,此理向誰分訴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冒雪沖霜
- 巽戶雙開大火然,九轉丹凝帝薄。 -- 出自元·王*·百字令 道宗 此下有金字經五首乃曲調,因刪
- 巽戶雙開大火然,九轉丹凝旁薄。 -- 出自元·王*·百字令 道宗 此下有金字經五首乃曲調,因刪
- 墳頭兩株異枝干,葳蕤丹蕊瓔珞細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琴初貞長劍丞過湖居偕往看桂花滿覺隴遂至理
- 自言猶養母,應未得燒丹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送胡道士歸康廬
- 塵見千年白,霞生萬仞丹。 -- 出自宋·孫僅·題潛山
- 杜鵑花發處,血淚染成丹。 -- 出自宋·汪洙·神童詩
- 樽前新菊含露滋,茱萸丹實星離離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
- 因事喻懷堪自惜,神化丹青與刀尺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酬宋湜賈黃中二學士菊花之什兼呈諸廳學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