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1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中央成白道,裊裊踏蛇脊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楚村道中
- 中宮傳旨音聲散,諸院門開觸處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宮詞
- 中管五弦初半曲,遙教合上隔簾聽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舞曲歌辭·霓裳辭十首
- 中庭初掃地,繞樹三兩葉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落葉
- 中庭不熱青山入,野水初晴白鳥來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昭應李郎中見貽佳作次韻奉酬
- 中嶺分雙樹,回巒絕四鄰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刻清遠道士詩,因而繼作
- 中秋十六夜,魄圓天差晴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祭退之
- 中官看入洞,空駕玉輪歸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宮人入道
- 中外兼權社稷臣,千官齊出拜行塵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李司空赴鎮襄陽
- 中有學仙人,少年休谷糧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學仙
- 中夜登高樓,憶我舊星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感懷
- 中門逾有時,漁陽長在眼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征婦怨
- 中有失意吟,知者淚滿纓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答郭郎中
- 中有一人披霓裳,誦經山頂飧瓊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望龍山懷道士許法棱
- 中州日紛梗,天地何時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史判官奏事之靈武,兼寄巴西親故
- 中原馳困獸,萬里棲饑鷹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冬夜宿揚州開元寺烈公房,送李侍御之江東
- 中心君詎知,冰玉徒貞白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擬古詩十二首
- 中有故人詩,凄涼在高壁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東林精舍見故殿中鄭侍御題詩,追舊書情,涕
- 中有釋門子,種果結茅廬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再游西山
- 中有流蘇合歡之寶帳,一百二十鳳凰羅列含明珠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橫吹曲辭·長安道
- 中央轉斗破欲闌,零落勢背誰能彈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彈棋歌
- 中曲又不喧,徘徊夜長月當軒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五弦行
- 中獲辛苦奏,長河結陰冰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酬韓質舟行阻凍
- 中有無為樂,自然與世疏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黃、劉二尊師
- 中歲守淮郡,奉命乃征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自尚書郎出為滁州刺史(留別朋友兼示諸弟)
- 中林風月賒,十畝團幽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陳國秀小園
- 中書堂帖下諸城,搖首庭中號獨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則堂
- 中原蕩分崩,壯哉劉越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劉琨
- 中原寒氣深,風土非所宜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珊瑚吟
- 中原行幾日,今日才見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望邳州
- 中宵月色滿,馀光散衾禂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鄆州喜晴
- 中興奮王業,日月光重宣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高沙道中
- 中書盡出降元表,北渡黃河衣錦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使北
- 中原無書歸不得,道路只今多擁隔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五拍
- 中流懷士稚,風雨濕雙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鎮江
- 中天月色好誰看,豺狼塞路人煙絕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三拍
- 中原在其北,登城望何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淮安軍
- 中原方萬里,明日是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中原
- 中興須再舉,寄語慰重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吊五木
- 中原似滄海,萬頃與云連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陵州
- 中夜想應發深省,故人南北地行仙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懷則堂實堂
- 中夜起看衣上月,青天如水露華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塵外
- 中嚴外辦三千禮,累洽重熙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明堂慶成恭進詩
- 中夜懷友朋,百年見存沒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懷舊第一百九
- 中有武林陳學士,吟詩銷遣一生愁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贈陳宗之
- 中原雖可望,不忍上層樓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石頭感古
- 中有重臣承霈澤,外無輕虜犯旌旗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史兵曹判官赴樓煩
- 中復蒞茲邑,往惟曾所經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崔補闕峒
- 中條山下黃礓石,壘作夷齊廟里神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題伯夷廟
- 中時山果熟,后夏竹陰繁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