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6只小動物上山拜師學藝,兔子、猴子、烏龜、蛇、貓和狗,它們從四面八方來,卻都在同一時間來到山腳下,所以,它們也就一起上了山。
它們上山后,找到了師傅,師傅就問它們:“你們叫什么名字呀?”
它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什么,其實它們根本就沒有名字,所以都沒說話,只是搖頭。師傅說:“哎!我也很想收你們做我的徒弟,可是,我祖先立地了規矩,不能收沒有名字的徒弟,我也沒辦法呀,你們還是下山去找名字吧。”
聽到這里,大家都傷心得哭了,但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,所以大家很快就又打起了精神,都飛快地往山下跑。
兔子是最先跑下來的,它來到了一個有錢人家里,當然他們都沒有發現它,也正好有人來他家說媒,媒婆說了一大堆男方的好話,但它聽得最順耳的就是“五官端正”,所以它就用了這個名字。
后面的小家伙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,猴子叫“在水一方”;狗叫“笑看風云”;蛇叫“我的驕傲”;貓叫“一生有你”。
只有烏龜是跑得最慢的,所以,它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。它再一次和大家來到了山上,師傅還是問:“你們有名字了嗎?”
它們都說出了自己的名字,只有烏龜在那里哭。師傅要趕它下山,這時兔子說:“不行,師傅你不能趕它下山,我們都是一起來的,怎么能讓它一個自己走呢?我想還是我們幾個都讓一個字出來給它做名字吧。”
其他的也都同意了兔子的想法——兔子讓了最后一個字,猴子讓了第一個字,狗讓了第二個字,蛇讓了第二個字,貓讓了最后一個字。
烏龜知道自己有名字了以后就沒有哭了,而是在那里蹦蹦跳跳地大聲說:“烏龜有名字啦,烏龜有名字啦……”
烏龜的名字叫?——“正在看的你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