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坐標

地理坐標是用經度、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。地理坐標系以地軸為極軸,所有通過地球南北極的平面,均稱為子午面。
地球面上一點的緯度,是過該點的法線與赤道面上的交角(φ)。緯度是從赤道起算,赤道上緯度為0°,向北至北極為+90°,稱為北緯;向南至南極為-90°,稱為南緯。
經度是過一點的子午面與本初子午面所夾的二面角(λ)。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決定,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(原址,1953年天文臺已遷至新址)的子午線為本初子午線(或稱首子午線),作為計算經度的起點,本初子午線的經度為0°,向東從0°到+180°,叫東經;向西從0°到-180°,叫西經。
地面上點的經緯度須用測量方法求出,用天文測量方法測定的叫“天文經緯度”,用大地測量方法在參考橢球面上推算的叫“大地經緯度”。同一點的天文經緯度與大地經緯度有微小差異。地圖上所用的經緯度是大地經緯度。
一般在小比例地圖上均繪有地理坐標網,并注明相應的經緯度。中國規定大于 1:100萬的地形圖按經緯度分幅,地形圖的內圖廓即為經緯線,圖廓四角注有經緯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