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岳(247~300年),字安仁,西晉文學家。祖籍滎陽中牟(今屬河南)。但有人認為,從他父親一輩起,他家實際居住在鞏縣。潘岳的祖父名瑾,曾為安平太守。他的父親名芘,曾為瑯邪內史;從父潘勖在漢獻帝時為右丞,《冊魏公九錫文》即出自其手筆。潘岳從小受到很好的文學熏陶,“總角辯惠,摛藻清艷”,被鄉里稱為“奇童”,長大以后更是高步一時。美姿儀,《晉書》本傳載,“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,婦人遇之者,皆連手縈繞,投之以果,遂滿車而歸。”與夏侯湛友善,常出門同車共行,京城謂之“連璧”。
司馬炎建晉后,潘岳被司空荀勖召授司空掾,舉秀才。武帝躬耕藉田,潘岳作《藉田賦》稱美其事。才名冠世,招致忌恨,滯官不遷達十年之久。咸寧四年(278年),賈充召潘岳為太尉掾。三十二歲時已生白發,寫下著名的《秋興賦》。后出為河陽令,四年后遷懷令,有政績。后調補尚書度支郎,遷廷尉評,不久被免職。永熙元年(290年),楊駿輔政,召潘岳為太傅府主簿。楊駿被誅后,他被免職,不久又選為長安令。將西行途中見聞所感寫成《西征賦》。元康六年(296年)前后,回到洛陽。歷任著作郎、散騎侍郎、給事黃門侍郎等職。在這一時間,他經常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“魯公二十四友”之游,是其中的首要人物。與石崇等諂事賈謐,每次賈謐登車,都與石崇望塵而拜。構陷愍懷太子的文字(“陛下宜自了;不自了,吾當入了之。中宮又宜速自了;不了,吾當手了之。并謝妃共要克期而兩發,勿疑猶豫,致后患。茹毛飲血于三辰之下,皇天許當掃除患害,立道文為王,蔣為內主。愿成,當三牲祠北君,大赦天下。要疏如律令。”),就出自他之手筆。永康元年,趙王倫擅政,中書令孫秀因記恨潘岳過去對自己的撻辱,誣潘岳、石崇、歐陽建等陰謀奉淮南王允、齊王冏為政,被殺,夷三族。臨行前與石崇見面,對石崇說:“可謂白首同所歸。”潘岳《金谷詩》云:“投分寄石友,白首同所歸”,應其讖。潘岳在296年曾作《閑居賦》,述說退官止足之分,可惜不能淡于榮利,輕于躁進,終于被禍。
《隋書·經籍志》錄有《晉黃門郎潘岳集》10卷,已佚。明人張溥輯有《潘黃門集》,收入《漢魏六朝百三家集》中。潘岳與陸機齊名,合稱“潘陸”。從子潘尼也有文名,合稱“兩潘”。《晉書》本傳稱他“美姿儀,辭藻絕麗,尤善為哀誄之文。”梁鐘嶸《詩品》將潘岳作品列為上品,并有“潘才如江”的贊語。
因潘岳字安仁,也被后人省稱為潘安。
潘岳五言詩現存52首,收在逯欽立編的《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》一書中,篇目如下:
《關中詩》十六章
《為賈謐作贈陸機詩》十一章
《北芒送別王世胄詩》五章
《家風詩》一首
《于賈謐坐講漢書詩》一首
《離合詩》一首
《金谷會詩》一首
《金谷集作詩》一首
《河陽縣作詩》二首
《在懷縣作詩》二首
《內顧詩》二首
《悼亡詩》三首
《楊氏七哀詩》一首
《思子詩》一首
《東郊詩》一首
《魯公詩》一首
《詩》(無名)一首
《閣首謠》一首
其中以“章”為名的是組詩。
司馬炎建晉后,潘岳被司空荀勖召授司空掾,舉秀才。武帝躬耕藉田,潘岳作《藉田賦》稱美其事。才名冠世,招致忌恨,滯官不遷達十年之久。咸寧四年(278年),賈充召潘岳為太尉掾。三十二歲時已生白發,寫下著名的《秋興賦》。后出為河陽令,四年后遷懷令,有政績。后調補尚書度支郎,遷廷尉評,不久被免職。永熙元年(290年),楊駿輔政,召潘岳為太傅府主簿。楊駿被誅后,他被免職,不久又選為長安令。將西行途中見聞所感寫成《西征賦》。元康六年(296年)前后,回到洛陽。歷任著作郎、散騎侍郎、給事黃門侍郎等職。在這一時間,他經常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“魯公二十四友”之游,是其中的首要人物。與石崇等諂事賈謐,每次賈謐登車,都與石崇望塵而拜。構陷愍懷太子的文字(“陛下宜自了;不自了,吾當入了之。中宮又宜速自了;不了,吾當手了之。并謝妃共要克期而兩發,勿疑猶豫,致后患。茹毛飲血于三辰之下,皇天許當掃除患害,立道文為王,蔣為內主。愿成,當三牲祠北君,大赦天下。要疏如律令。”),就出自他之手筆。永康元年,趙王倫擅政,中書令孫秀因記恨潘岳過去對自己的撻辱,誣潘岳、石崇、歐陽建等陰謀奉淮南王允、齊王冏為政,被殺,夷三族。臨行前與石崇見面,對石崇說:“可謂白首同所歸。”潘岳《金谷詩》云:“投分寄石友,白首同所歸”,應其讖。潘岳在296年曾作《閑居賦》,述說退官止足之分,可惜不能淡于榮利,輕于躁進,終于被禍。
《隋書·經籍志》錄有《晉黃門郎潘岳集》10卷,已佚。明人張溥輯有《潘黃門集》,收入《漢魏六朝百三家集》中。潘岳與陸機齊名,合稱“潘陸”。從子潘尼也有文名,合稱“兩潘”。《晉書》本傳稱他“美姿儀,辭藻絕麗,尤善為哀誄之文。”梁鐘嶸《詩品》將潘岳作品列為上品,并有“潘才如江”的贊語。
因潘岳字安仁,也被后人省稱為潘安。
潘岳五言詩現存52首,收在逯欽立編的《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》一書中,篇目如下:
《關中詩》十六章
《為賈謐作贈陸機詩》十一章
《北芒送別王世胄詩》五章
《家風詩》一首
《于賈謐坐講漢書詩》一首
《離合詩》一首
《金谷會詩》一首
《金谷集作詩》一首
《河陽縣作詩》二首
《在懷縣作詩》二首
《內顧詩》二首
《悼亡詩》三首
《楊氏七哀詩》一首
《思子詩》一首
《東郊詩》一首
《魯公詩》一首
《詩》(無名)一首
《閣首謠》一首
其中以“章”為名的是組詩。
上一篇: 皮日休 | 下一篇: 潘閬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