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開先(1502~1568) 明代文學家、戲曲作家。字伯華,號中麓子、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。山東章丘人。嘉靖八年(1529)中進士,在戶部任事。曾運餉金至寧夏,目睹邊防荒弛,外患嚴重,深有感觸。歸途經陜西關中,登門拜訪當時削職家居的文學家康海和王九思,為他們所賞識,自此締交。自嘉靖十一至二十一年(1532~1542),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、稽勛司員外、文選司郎中、太常寺少卿,并曾提督四夷館。此一時期他和王慎中、唐順之、陳束、趙時春、熊過、任瀚、呂高等人詩文唱和,人稱"嘉靖八子",他們反對"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"的文風,主張學習韓愈、柳宗元、歐陽修和曾鞏,強調作品的思想內容,要求文字平易樸實。他因抨擊當時執政的夏言和嚴嵩,揭露當時政治的腐敗,嘉靖二十一年(1542)被削職,回到章丘故居。在家修建亭園,結詞社,征歌度曲,搜集戲曲及民間文學作品。他利用當時民間小曲的形式,寫成《中麓小令》100首,流傳很廣,王九思曾和了100首,合刻為《傍妝臺百曲》。嘉靖二十六年寫成傳奇戲曲《寶劍記》。晚年他用金、 元院本形式寫成《園林午夢》、《打啞禪》等 6種,總名《一笑散》。還用民間流行的《山坡羊》小曲形式寫成《市井艷詞》一書。他是當時著名的藏書家,尤以戲曲為多,有"詞山曲海"之稱,曾和他的弟子一起刪定元人雜劇16種。
《寶劍記》是李開先戲曲的代表作。據蘇洲(號雪□漁者)序:"坦窩始之,蘭谷繼之,山泉翁正之,中麓子成之。"可知他的友人也參與了創作。全劇共52出,演《水滸》中的林沖故事,情節較之小說有很大更動。李開先在《詞謔》中曾提及《水滸傳》,他看過此書,創作傳奇時以此為依據。他在《寶劍記》中對情節加以改動,寫林沖一再上本參奏高俅和童貫結黨營私,禍國殃民,被高俅和童貫設計陷害,誤入白虎堂,并把高俅之子圖謀林沖妻子張真娘一事移到林沖發配之后,是為了突出朝廷上的忠□斗爭。這和作者本人身受□相迫害而罷職閑居有關。他胸中積郁了不平之氣,寫此劇正是指斥當時的黑暗政治。劇中以主人公林沖的形象最為突出,作者著重描寫了他愛國憂民的思想和行動。第37出描寫林沖夜奔一場很精彩,寫出了林沖被逼上梁山的復雜心理,抒發了"丈夫有淚不輕彈,只因未到傷心處"的悲憤情懷。劇中寫張真娘的堅貞、高俅的兇狠,也很出色。其他次要人物如魯智深、陸謙、富安,形象模糊,性格欠突出,遠不如小說。把《水滸》中的故事改編成為長篇傳奇,而且寫得有特色,李開先有首創之功。
李開先的《斷發記》寫唐代李德武妻裴淑英孝節之行,詞甚工整,當時或頗流行。院本《一笑散》原有6種,今存《園林午夢》及《打啞禪》 2種。另一種傳奇《登壇記》已佚。《園林午夢》寫一漁翁夢見崔鶯鶯和李娃爭吵,紅娘及秋桂兩個丫環也各為其主,爭論的中心是兩個婦女是否平等。崔鶯鶯懷有門第偏見,自恃相國千金,鄙視曾為娼女的李娃,結果被對方一一駁斥。《打啞禪》寫一屠夫打破長老的啞禪,結果小和尚發現長老是誤會其意。兩劇短小精悍,幽默有趣,別具一格。
李開先的散曲,最著名者為《中麓小令》(又名《傍妝臺百曲》),其中混雜著悲憤的情緒和消極的思想。他的詩文編入《閑居集》。其中有關心時事之作,如《夏日聞倭報》、《邊報行》、《塞上曲》等詩。也有一些為當時文學家所寫的傳記,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的為人行事與思想風貌,如《李崆峒傳》、《何大□傳》、《遵巖王參政傳》、《荊川唐都御史傳》、《對山康修撰傳》、《□陂王檢討傳》、《康王王唐四子補傳》等。 路工輯校的《李開先集》,收有李開先現存詩文散曲及戲劇作品(其中的《斷發記》僅選有一出《德武離婚》),還收有他的雜著《詞謔》、《畫品》及《詩禪》,1954年中華書局出版。傳奇《寶劍記》有明代嘉靖原刊本,收入《古本戲曲叢刊初集》,1959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出版。《斷發記》有明萬歷世德堂刊本。
李開先還是一位象棋高手,終其一生沒有對手。雖然從小就癡迷象棋,但象棋對于他畢竟只是一種副業,但是他的棋藝使當時那些職業棋手都望之披靡,而且寫了不少詩歌來記敘下棋時的情景,如《送棋客吳橘隱兼及吳升甫》寫道:雖云國手同推汝,叵奈強兵獨有吾。每讓三先難成埒,縱饒一馬亦長輸。吳橘隱和吳升甫是當時著名棋手,李開先讓他們三先,他們根本不是對手,讓他們一馬他們也往往贏不了一兩局。當時飲譽天下的象棋國手是燕京人陳珍,他曾經打敗了另一位極負盛名的象棋高手張希秋,轟動天下,馳名遐邇。但李開先的棋藝比之名滿天下的國手陳珍更高一籌,對局時經常饒他一馬,但即使如此,一年下來,二人之間無數次對局搏殺,陳珍也總是大敗虧輸,僅能走和寥寥數局而已,從來沒有贏過李開先一局。當時就有人稱贊他:只此一技,可高古今。
李開先在《后象棋歌》中總結了自己的象棋實戰經驗,匯集了一些基本理論,提出了“莫走顛崖,宜居要地”;“勢有大小,貴能善時”;“彼強我弱避其鋒,我寡彼眾張其勢”等等這些類似順口溜的詩句,言簡意深,通俗易記。他強調“當頭用炮能驚眾,夾肋藏車可突圍”認為當頭炮布局優于其他布局;李開先還特別注意發揮兵卒的實戰作用:“再較一局,用卒當先,彼敵為其阻礙,我師借以遮攔。行行不斷,著著求先。縱仇越復,恤弱邢遷。昏中見日,火星生蓮。出能破扃,入可斬關。禁子若泰山之壓,成家如磐石之安。”這個結論和清末的一代象棋國手巴吉人(《反梅花譜》原作者)的用卒理論一脈相承,所見略同。這是棋藝到了顛峰的化境,棋子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的高深境界后,所得出的結論。
上一篇: 劉琨 | 下一篇: 梁啟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