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鴯
(鴯)
ér ?ㄦˊ
◎ 〔鴯鹋〕鳥(niǎo),似鴕鳥(niǎo),嘴短扁,羽毛灰色或褐色,有三個(gè)趾,善于奔跑,不能飛翔。生活在大洋洲森林中。
◎ (鴯)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ér]
[《廣韻》如之切,平之,日。]
“鴯1”的繁體字。
見(jiàn)“鴯鶓”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[粵 語(yǔ)]:ji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亥集中】【鳥(niǎo)字部】 鴯; 康熙筆畫(huà):17; 頁(yè)碼:頁(yè)1505第14【廣韻】如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人之切【正韻】如支切,??音而。【廣韻】鷾鴯,??鳥(niǎo)也。【莊子·山木篇】鳥(niǎo)莫智於鷾鴯。又【韻會(huì)】或作怠。東海有鳥(niǎo),其名曰意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