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liù]
[《廣韻》力救切,去宥,來。]
[《廣韻》莫浮切,平尤,明。]
[《廣韻》渠幽切,平幽,羣。]
[《廣韻》武彪切,平幽,明。]
“鷚1”的繁體字。
(1)雛雞。
(2)泛指雛鳥。
(3)鹡鸰科鳥類的一屬。身體較小,嘴細長,尾巴長。常見的有田鷚、樹鷚、水鷚等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莫浮切,下平18尤,miú,流開三平尤明
[平水韻]:去聲二十六宥
[粵 語]:lau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鷚; 康熙筆畫:22; 頁碼:頁1499第16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力救切,音溜。【爾雅·釋鳥】鷚,天鸙。【郭註】大如鷃雀,色似鶉,江東名之曰天鷚,音綢繆。【疏】音綢繆者,詩豳風云:綢繆牖戸。取其音同,故讀從之。【正字通】鷚,俗呼告天鳥,其鳴如龠,形醜善鳴,聲高多韻。【張協·七命】丹穴之鷚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巖穴無豜縱,翳薈無??鷚。又【正韻】雉子也。又【集韻】力求切,音留。又【廣韻】莫浮切【集韻】迷浮切,??音謀。又【廣韻】武彪切【集韻】亡幽切,??音繆。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?渠幽切,音虯。義??同。又【集韻】羌幽切,音近丘。天鷚,鳥名。江東語。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??憐蕭切,音聊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