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yàn]
[《廣韻》五晏切,去諫,疑。]
亦作“鴈1”。
(1)候鳥名。形狀略似鵝,頸和翼較長,足和尾較短,羽毛淡紫褐色。善于游泳和飛行。
(2)指鵝。
(3)雁為候鳥,每年春分后飛往北方,秋分后飛回南方,因以形容流動無定。參見“雁戶”、“雁民”。
(4)雁是候鳥,秋分后飛回南方,因以指秋季。參見“雁天”、“雁宇”、“雁夜”。
(5)指書信。
(6)“贋”的古字。假;假的。
(7)通“顔”。喻前端。參見“雁行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五晏切,去30諫,yàn,山開二去刪疑
[平水韻]:去聲十六諫
[粵 語]:ngaan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鴈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1484第08〔古文〕??【唐韻】五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魚?切,??音贗。【說文】鴈,?也?!居衿看笤圾櫍≡圾e?!厩萁?jīng)】一名翁雞。一名鯊鶉。一名鷹?!緩V雅】鴚?,鶬?,鴈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鴈,自關(guān)而東謂之鴚?,南楚之外謂之鶬鴚。又【法言】時來時往,朱鳥之謂歟。【註】鴈也。又名陽鳥。【書·禹貢】陽鳥攸居。【傳】隨陽之鳥。鴈屬。【禮·月令】孟春之月,鴻鴈來?!鞠男≌盔e北鄕。【正字通】鴈夜宿,鴻內(nèi)鴈外,更相驚避,飛則銜蘆避矰繳,有遠害之道。又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禽作六摯,大夫執(zhí)鴈。又【儀禮·士昏禮】下達納采用鴈?!居帧炕柚?,親迎奠鴈。【疏】鴈,順隂陽往來,不再偶也。又【詩·鄭風】兩驂鴈行。【註】驂少次服馬,如鴈行也。又鵞名。【爾雅·釋鳥】舒鴈鵞?!臼琛岿[一名舒鴈。又星名。天鴈,地鴈,奔星也。【爾雅·藝海泂酌】流星,色靑赤小者名地鴈,長二三丈者名天鴈。又地名?!厩皾h·地理志】鴈門郡。又山名。鴈門山,在高柳北?!旧胶=?jīng)註】山有大池,鴈集其中,曰鴈塞。又衡山旁有回鴈峰。又【正字通】流庸謂之鴈戸。唐編民有鴈戸,謂如鴈去來無恆也。又木名?!咎茣さ乩碇尽垦胖荼R山郡貢石菖蒲落鴈木。又草名?!竟茏印さ貑T篇】其種鴈膳黑實,朱跗黃實。【註】鴈膳,草名。又姓,見【姓苑】。又通贗?!卷n非子·說林篇】齊伐魯,索讒鼎,魯以其鴈往。齊人曰:鴈也,魯人曰:眞也。又葉魚旰切,音岸?!景喙獭の鞫假x】鶬鴰鴇鶂,鳧鷖鴻鴈。朝發(fā)河海,夕通江漢。一作鳱。【說文】鴈,從鳥人,廠聲。【徐鉉曰】從人從廠,義無所取,當從雁省。通作雁,別作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