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鯁
gěng ? ㄍㄥˇ
◎ 見(jiàn)“鯁”。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gěng]
[《廣韻》古杏切,上梗,見(jiàn)。]
亦作“鞕2”。“鯁1”的繁體字。
(1)魚(yú)骨;魚(yú)刺。
(2)骨、刺等卡在喉中。
(3)阻塞;堵塞。
(4)謂阻撓,從中作梗。
(5)害,禍患。
(6)直,正直。
(7)指正直的人。
(8)通“哽”。參見(jiàn)“鯁涕”。
(9)通“更”。輪流更替。
(10)見(jiàn)“鯁鯁”。
[②][biān]
同“鯾1”?!?a href="#">鯁2”的繁體字。
鳊魚(yú)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古杏切,上38梗,gěng,梗開(kāi)二上庚見(jiàn)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三梗
[粵 語(yǔ)]:gang2
[閩南語(yǔ)]:keN2,kiN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亥集中】【魚(yú)字部】 鯁; 康熙筆畫(huà):18; 頁(yè)碼:頁(yè)1471第06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??古杏切,梗去聲?!菊f(shuō)文】本作??,魚(yú)骨。【廣韻】刺在喉?!緝x禮·公食大夫禮註】乾魚(yú)近腴,多骨鯁?!厩皾h·賈山傳】祝鯁在後。又【廣韻】骨鯁蹇諤之臣。【後漢·來(lái)歙傳】太中大夫段襄骨鯁,可任?!驹]】骨鯁,喩正直也。又【淮南子·地形訓(xùn)】蛟龍生鯤鯁。又與梗同。【後漢·殷熲傳】至今爲(wèi)鯁?!驹]】與梗同。又【集韻】居孟切,音賡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