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魍
wǎng ? ㄨㄤˇ
◎ 〔魍魎〕傳說(shuō)中的一種怪物,如“魑魅魍魍”(喻各種各樣的壞人)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魍 wǎng?
〈名〉
(形聲。從鬼,罔聲。本義:魍魎) 同本義 [demond and monsters]。如:魍魎混沌(鬼迷心竅的糊涂蟲(chóng));魍魅(山川木石的精怪)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wǎng]
[《廣韻》文兩切,上養(yǎng),微。]
見(jiàn)“魍魎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文兩切,上36養(yǎng),wǎng,宕合三上陽(yáng)明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二養(yǎng)
[粵 語(yǔ)]:mong5
[閩南語(yǔ)]:bang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亥集上】【鬼字部】 魍; 康熙筆畫(huà):18; 頁(yè)碼:頁(yè)1462第38【廣韻】文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文紡切,??音罔。與蝄同。【玉篇】魍魎,水神,如三歲小兒,赤黑色。【家語(yǔ)】木石之怪夔魍魎。○按《左傳》作罔兩,《國(guó)語(yǔ)》作蝄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