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馽
zhí ? ㄓˊ
◎ 古同“縶”:“連之以羈馽?!?/p>
漢語字典
[①][zhí]
[《廣韻》陟立切,入緝,知。]
亦作“1”。
(1)拴縛馬足的繩索;絆子。
(2)拴縛牛馬等的足。
(3)束縛。
音韻參考
[粵 語]:zap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亥集上】【馬字部】 馽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1435第06【唐韻】陟立切,音執?!菊f文】絆馬足也。【玉篇】絆也?!卷n愈·祭柳宗元文】天脫馽羈。 又【韻會】或作縶?!驹姟ば⊙拧靠{之維之?!臼琛吭诟乖击?,在後曰絆。絆,繫足也??{之謂絆,維之謂繫。【正字通】說文,縶馽本一字重文,從糸執聲,作縶。今經傳皆從縶,字彙引正譌以俗作縶爲非,迂泥?!∮帧炯崱渴陈汕校粜g?!厩f子·馬蹄篇】連之以羈馽?!娟懙旅鳌ひ袅x】馽,丁邑反,徐丁力反,絆也,李音述?!∮帧炯崱康潞锨?,音答。義同?! 炯崱孔???!咀謴 孔??。??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