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dī]
[《廣韻》都奚切,平齊,端。]
[《廣韻》杜奚切,平齊,定。]
亦作“埞1”。亦作“碮2”。同“堤1”。
(1)擋水的堤壩。
(2)橋梁;堤堰。
(3)壘土使高;筑堤。
(4)限制;阻擋。
(5)防范;防止。
(6)見“隄封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都奚切,上平12齊,dī,蟹開四平齊端
[平水韻]:上平八齊
[粵 語]:tai4
[閩南語]:the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隄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1356第15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都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黎切,??音低?!菊f文】唐也?!居衿繕蛞?,限也?!緩V韻】防也。與堤同?!菊崱堪兑?。【爾雅·釋宮】隄謂之梁?!驹]】卽橋也?!径Y·月令】修利隄防?!臼酚洝し舛U書】閒者河溢臯陸,隄繇不息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】次于隄上。【註】隄上,周地?!∮指哧潱疥?,漢縣名,屬信都國。見【前漢·地理志】。 又【廣韻】杜奚切【集韻】田黎切,??音題。義同?!∮帧緩V韻】隄封。【前漢·溝洫志】作堤。 又【集韻】常支切,音時。隄封,或作堤。通作提。 又【集韻】直兮切,音墀。防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】棄諸堤下。【釋文】堤,亦作隄。徐讀丁兮反。沈讀直兮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