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錕
(錕)
kūn ?ㄎㄨㄣˉ
◎ 〔錕铻〕古書上記載的山名,所出鐵可造劍,因此寶劍也稱“錕铻”。亦作“昆吾”。
◎ (錕)
漢語字典
[①][kūn]
[《廣韻》古渾切,平魂,見。]
“錕1”的繁體字。
古代一種優質赤鐵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上平十三元·上聲十三阮
[粵 語]:gwan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錕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1328第06【集韻】古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公渾切,??音昆。赤金謂之錕鋙?!緩V韻】鐵可爲劒?!玖凶印珕柶垮K鋙之劒?!舅抉R相如·子虛賦】作昆吾?!∮帧緩V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古本切,音袞?!居衿寇団G也?!緭P子·方言】車釭,齊燕海岱之閒或謂之錕?!∮帧炯崱繎跣柷?,音混。又【五音集韻】如延切,音然。義??同。
考證:〔【列子·殷湯篇】錕鋙之劒?!场≈斦赵瓡臏珕柶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