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鄑
zī ? ㄗˉ
◎ 古地名,中國春秋時屬魯,在今山東省汶上縣以南。
◎ 中國春秋時紀(jì)國邑名,在今山東省昌邑縣西北。
漢語字典
[①][zī]
(1)春秋魯?shù)?。在今山東省汶上縣以南一帶。
(2)春秋紀(jì)邑。在今山東省昌邑縣西北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即移切,上平5支,zī,止開三平支A精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[粵 語]:zi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鄑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1275第20【唐韻】卽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將支切【正韻】津私切,??音貲?!卷崟恳孛?。古屬靑州,周屬紀(jì),後入齊?!敬呵铩でf元年】齊師遷紀(jì)、郱、鄑、郚?!驹]】北海都昌縣西有貲城,卽鄑城也。互詳前郚字註?!∮帧炯崱克巍Ⅳ旈f地?!敬呵铩でf十一年】公敗宋師于鄑。 又【集韻】卽刃切,音晉。義同?! 菊f文】作??。隸作鄑。譌作??,俗作鄑,??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