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謳
(謳)
ōu ?ㄡˉ
◎ 歌唱:謳歌(歌頌,贊美)。
◎ 民歌:“乃立樂府,采詩夜誦,有趙、代、秦、楚之謳。”謳謠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謳
謳 ōu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言,區(qū)( ōu?)聲。本義:無伴奏;齊聲歌唱)
(2) 同本義 [sing the praise of]
謳,齊歌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齊謳楚聲?!?曹植詩
皆謳歌思東歸。——《楚辭·大招》
筑者謳曰:“澤門之皙,實(shí)興我役?!薄?a href="#">左傳·襄公十七年》
薛譚學(xué)謳于 秦青?!?a href="/r_ci_687a5680ddf6041a883912e352c89bc4/" target="_blank">列子·湯問》
昔日王豹處于 淇,而河西善謳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故近者歌謳而樂之?!?a href="/r_ci_d2585b620ce6a400601192e1b05b0608/" target="_blank">荀子·議兵》
(3) 又如:謳者(謳歌的人);謳詠(謳歌吟詠);謳誦(歌訟);謳謠(唱歌)區(qū)
(4) 歌頌;贊頌 [eulogize;praise]
民謳思之?!?a href="#">苗防備覽·李瑜》
詞性變化
◎ 謳
謳 ōu?
〈名〉
(1) 歌曲 [ballad;folk song]
京洛出名謳?!?曹植《箜篌引》
于是有趙代之謳?!?a href="/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/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藝文志》
(2) 又如:謳謠(歌謠);吳謳;越謳;采蓮謳
漢語字典
[①][ōu]
[《廣韻》烏侯切,平侯,影。]
“謳1”的繁體字。
(1)徒歌;齊聲歌唱。
(2)引申為贊頌。參見“謳功頌德”。
(3)吟誦。
(4)指歌者。
(5)歌曲;民歌。
(6)姓。春秋有謳陽。見《左傳·哀公十三年》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下平十一尤
[粵 語]:au1
[閩南語]:o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謳; 康熙筆畫:18; 頁碼:頁1188第18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烏侯切,音歐。【廣雅】歌也?!居衿恳饕病!菊滞ā恐帬?wèi)歌之別調(diào),歌爲(wèi)謳之總名。【史記·張儀傳】秦將以美人聘楚,以宮中善歌謳者爲(wèi)媵?!玖凶印珕柶垦ψT學(xué)謳於秦靑?!菊f文】齊歌也?!厩皾h·高帝紀(jì)】漢王旣至南鄭,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?!編煿旁]】謂齊聲而歌。或曰齊地之歌?!∮中?。【左傳·哀十三年】越大夫謳陽?!∮峙c嘔同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拊循之,唲嘔之。【註】唲嘔,嬰兒語聲。嘔與謳同?!∮帧炯崱俊绢惼??匈于切,音吁。煦也。又於謳,欲化貌?!厩f子·大宗師】需役聞之於謳。【註】歌以樂之也。於音烏?!∮帧炯崱俊绢惼??邕俱切,音紆?!菊f文】義同?!娟憴C(jī)·吳趨行】楚妃且勿歎,齊娥且莫謳。四坐??淸聽,聽我歌吳趨。謳葉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