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蘪
mí ? ㄇㄧˊ
◎ 古同“蘼”。
◎ 古書上說的一種水草。
漢語字典
[①][méi][mí]
[《廣韻》武悲切,平脂,明。]
[《集韻》忙皮切,平脂,明。]
見“蘪蕪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武悲切,上平6脂,mí,止開三平脂B明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蘪; 康熙筆畫:23; 頁碼:頁1070第06【唐韻】武悲切,音眉。【說文】蘪蕪?!緺栄拧め尣荨刻I芷蘪蕪。【註】芎藭苗也。一名薇蕪?!竟茏印さ貑T篇】五臭疇生,蓮與蘪蕪,藁本白芷?!咀笏肌な穸假x】蘪蕪布濩于中阿?!静┪镏尽恐T物之相似亂者,蛇牀之亂蘪蕪。 又【爾雅·釋草】蘪從水生?!臼琛坎輳乃惶j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蘪,無也?!驹]】謂草穢蕪也?!∮帧卷崟棵ζで?,音麋。義同。○按蘪蕪蘪字,《說文》從艸麋聲,《楚辭》作蘼,《相如賦》作?,同異雜出,不能歸一。然考《爾雅》《說文》作蘪,《五經文字》有蘪字,無蘼字,宜從經典爲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