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苜
mù ? ㄇㄨˋ
◎ 〔苜?!扯嗄晟荼局参?,葉子長(zhǎng)圓形,花紫色,結(jié)莢果,可以喂牲口,做肥料。嫩苗可食。亦作“目宿”。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mù]
[《廣韻》莫六切,入屋,明。]
苜蓿的簡(jiǎn)稱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莫六切,入1屋,mù,通開(kāi)三入東明
[平水韻]:入聲一屋
[粵 語(yǔ)]:muk6
[閩南語(yǔ)]:biat8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苜; 康熙筆畫:11; 頁(yè)碼:頁(yè)1023第0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莫六切【正韻】莫卜切,??音牧?!颈静荨寇俎?,一名牧蓿,謂其宿根自生,可飼牧牛馬也?!臼酚洝ご笸鹆袀鳌狂R嗜苜蓿,漢使取其實(shí)來(lái),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肥饒地?!疚骶╇s記】苜蓿,一名懷風(fēng),時(shí)人謂之光風(fēng),茂陵人謂之連枝草。【述異記】張騫苜蓿,今在洛中?!卷n愈詩(shī)】萄苜?gòu)拇竽??!緷h書】作目宿?!∮帧静┭拧克?,??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