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膲
jiāo ? ㄐㄧㄠˉ
◎ 〔三膲〕同“三焦”,中醫學稱人體內臟的上中下三部分。
◎ 肉不滿:“月者陰之宗也,是以月虛而魚腦減,月死而贏硥膲?!?/p>
漢語字典
[①][jiāo]
[《廣韻》即消切,平宵,精。]
(1)謂肉不豐厚。
(2)中醫學名詞“三焦”之“焦”,也寫作“膲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即消切,下平4宵,jiāo,效開三平宵A精
[平水韻]:下平二蕭
[粵 語]:ziu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膲; 康熙筆畫:18; 頁碼:頁994第33【廣韻】卽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茲消切,??音焦。【廣韻】人之三膲。【集韻】三膲,無形之府。通作焦。【韻會】醫經云:上焦在心下,下鬲在胃上口,主內而不出。中焦在胃中脘,不上不下,主腐熟水穀。下焦在膀胱上口,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。三焦者,水榖之道路,氣之所終始也。又黃庭經云:五藏之上系管爲三焦。雲笈云:肝心肺頭爲三焦。焦熱也?!∮秩ヂ暋H獠粷M也?!净茨献印ぬ煳挠枴渴且栽绿摱~腦減,月死而蠃蛖膲。【註】膲,肉不滿。音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