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胲
hǎi ? ㄏㄞˇ
◎ 有機(jī)化合物的一類,亦稱“羥胺”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胲 hǎi?
〈名〉
有機(jī)化合物的一類,是羥胺的烴基衍生物的統(tǒng)稱 [hydroxylamine]
漢語字典
[①][gāi]
[《廣韻》古哀切,平咍,見。]
(1)腳的大趾。亦指牲蹄。
(2)軍中的約令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有《五音奇胲用兵》二十三卷。顏師古注引許慎曰:“胲,軍中約也。”
(3)傳說為黃帝臣,能駕牛。
[②][gǎi]
[《集韻》己亥切,上海,見。]
頰肉;臉面。
[③][hǎi]
[英hydroxylamine]有機(jī)化合物的一類。羥胺的烴基衍生物的統(tǒng)稱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古哀切,上平16咍,gāi,蟹開一平咍見
[平水韻]:上聲十賄
[粵 語]:goi2hoi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胲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980第24【廣韻】古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柯開切,??音該。【說文】足大指毛肉也。【莊子·庚桑楚】臘者之有〈月?〉胲,可散而不散也。【註】足大指也。 又【博雅】胲,備也。【莊子·庚桑楚·〈月?〉胲註】一云備也。 又書名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五行奇胲用兵二十三卷。【註】軍中約也。 又【集韻】己亥切【韻會】尸亥切【正韻】居亥切,??音改。【集韻】頰下曰胲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樹頰胲。【註】胲音改,頰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