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腫
(腫)
zhǒng ?ㄓㄨㄥˇ
◎ 皮肉浮脹:腫脹。腫瘤。腫痛。浮腫。紅腫。膿腫。臃腫。
英文翻譯
◎ 腫
turgescenc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腫
腫 zhǒng?
〈名〉
(形聲。從肉,中(重)聲。本義:癰) 同本義 [carbuncle]
腫,癰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肉暴長曰腫。——《論衡·狀留》
腫瘍?!?a href="/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/" target="_blank">周禮·瘍醫》。注:“癰而上創者?!?br>
郁處頭,則為腫為風?!?a href="#">呂氏春秋·盡數》
瘍醫掌腫瘍?!?a href="/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/" target="_blank">周禮·天官》。鄭玄注:“腫瘍,癰而上生瘡者”
詞性變化
◎ 腫
腫 zhǒng?
〈動〉
(1) 浮脹;腫脹 [swell]
看那店主人,打的半邊臉都腫了,半日掙扎不起?!?a href="/r_ci_960b529f6102b0f51ad25cb57982e014/" target="_blank">水滸傳》
(2) 又如:腫泄(病名。腹瀉及手足浮腫);腫噲(虛腫);腫瘍(癰;毒瘡);腫病(病名。即水腫。通稱浮腫)
漢語字典
[①][zhǒng]
[《廣韻》之隴切,上腫,章。]
“腫1”的繁體字。
(1)肌肉浮脹。
(2)脹痛;癰。
(3)謂物體臃腫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上聲二腫
[粵 語]:zung2
[閩南語]:cheng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腫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977第04【唐韻】之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主勇切,??音種?!菊f文】癰也?!緩V韻】疾也?!局芏Y·天官·瘍醫】掌腫瘍,潰瘍,金瘍折瘍之祝藥,劀殺之齊?!驹]】腫瘍,?而上生創者?!緺栄拧め層枴磕[足爲尰?!臼琛肯ブ掠携從[,是涉水所爲。 又膚肉浮滿也。【史記·倉公傳】後五日當??腫。【前漢·五行志】公閉門而泣之,目盡腫?!踞釢h·梁皇后紀】從閒以來,加以浮腫。 又【釋名】腫,鍾也。寒熱氣所鍾聚也?!∮帧驹鲰崱棵浺??!竟茏印ぽp重篇】無鹽則腫?!∮织愐??!局芏Y·冬官考工記·輪人】旁不腫?!驹]】瘣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