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紂
zhòu ? ㄓㄡˋ
◎ 見(jiàn)“紂”。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zhòu]
[《廣韻》除柳切,上有,澄。]
“紂1”的繁體字。
(1)馬緧,即駕車馬后部的革帶。
(2)商代最后一個(gè)君主的謚號(hào)。一作受,亦稱帝辛。相傳是個(gè)暴君。歷代著作中多以為暴君的典型。
(3)村俗,粗野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除柳切,上44有,zhòu,流開(kāi)三上尤澄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五有
[粵 語(yǔ)]:zau6
[閩南語(yǔ)]:tiu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紂; 康熙筆畫:9; 頁(yè)碼:頁(yè)915第18【廣韻】除柳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丈九切,??音?。【說(shuō)文】馬繒也。【揚(yáng)子·方言】?車紂,自關(guān)而西謂之紂。【廣韻】俗作??。 又【史記·殷本紀(jì)】帝辛,天下謂之紂。【註】《諡法》殘忍捐義曰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