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筲
shāo ? ㄕㄠˉ
◎ 一種盛飯用的竹筐:筲箕。斗(dǒu )筲(喻才短量淺)。
◎ 水桶:水筲。一筲水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筲
蕱 shāo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竹,肖聲。本義:盛飯的竹器)
(2) 同本義 [bamboo basket for rice]。如:筲子(竹制盛器);筲斗(斗筲。指容量小的盛器);筲籮(盛飯的竹籮);筲袋(竹制盛器)
(3) 桶 [pail]如:水筲;筲桶(桶)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shāo]
[《廣韻》所交切,平肴,生。]
(1)竹制的盛器。容積有異說(shuō),或一斗二升,或一斗,一說(shuō)容五升。
(2)桶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所交切,下平5肴,shāo,效開(kāi)二平肴生
[平水韻]:下平三肴
[粵 語(yǔ)]:saau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筲; 康熙筆畫:13; 頁(yè)碼:頁(yè)886第03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所交切【集韻】師交切,??音梢。斗筲,竹器。【儀禮·旣夕禮】筲三:黍、稷、麥。【註】筲,畚種類也,其容蓋與簋同。【揚(yáng)子·方言】??,南楚謂之筲。 又【類篇】陳留謂飯帚曰筲。一曰飯器,容五升。一曰宋、魏謂筯筩爲(wèi)筲,與?同。 又【集韻】色角切,音朔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