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瑯
láng ? ㄌㄤˊ
◎ 〔瑯瑯〕a.象聲詞,金石相擊聲;b.象聲詞,響亮的讀書聲,如“書聲瑯瑯”。
◎ 〔瑯玕〕像珠子的美石。
◎ 〔瑯玡〕山名,在中國山東省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瑯
瑯 láng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玉,良聲。本義: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)
(2) 同本義 [a stone resembling pearl]
瑯,瑯玕似珠者。——《說文》
厥貢惟球琳瑯玕?!?a href="#">書·禹貢》。傳:“石似玉?!?br>
(3) 又如:琳瑯(美玉,比喻優美珍貴的東西);瑯花(瑯華?,槴\樹所開之花,常以美稱白花)
(4) 門環[door ring]
木門倉瑯根,謂宮門銅鍰,言將尊貴也?!?a href="/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/" target="_blank">漢書》
(5) 姓
詞性變化
◎ 瑯 láng?
<象>
形容清朗、響亮的聲音。如:瑯玕(用鐵鏈鎖人。又指象聲詞);瑯然(聲音清朗的樣子);瑯誦(朗誦)
◎ 瑯 láng?
〈形〉
潔白、華美如玉 [resembling pearl; white carnetian]
已過重陽半月天,瑯華千點照寒煙?!?a href="#">皮日休《奉和魯望白菊詩》
漢語字典
[①][láng]
[《廣韻》魯當切,平唐,來。]
亦作“瑯1”。
(1)瑯玕,似珠玉的美石。
(2)門環。
(3)象聲詞。
(4)姓,齊有瑯過。見《姓苑》。
[②][làng]
[《字彙補》力宕切]
通“浪1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魯當切,下平11唐,láng,宕開一平唐來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
[粵 語]:long4
[閩南語]:long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 瑯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733第01〔古文〕????【唐韻】魯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當切【正韻】魯堂切,??音郎。【說文】瑯玕,似珠者?!居衿楷槴\,石似玉。【廣韻】瑯玕,玉名?!緯び碡暋控守曃┣蛄宅槴\?!緜鳌楷槴\,石而似珠?!旧胶=洝繊妽惿接鞋槴\樹。【本草】寇宗奭曰:西域記云天竺出瑯玕。蘇恭云:是琉璃之類,琉璃乃火成者,非瑯玕也。李時珍曰:山海經云開明山北有珠樹。淮南子云:曾城九重有珠樹,在其西,珠樹卽瑯玕。在山爲瑯玕,在水爲珊瑚?!∮脂樼?,郡名。今沂州俗作瑯?!旧胶=洝楷樼鹋_在渤海閒,瑯琊之東?!驹]】今瑯琊在海邊,有山嶕嶢特起,狀如高臺?!纠ǖ刂尽楷樼鹕皆诿苤葜T城縣東南,始皇立層臺於山上,謂之瑯琊臺。 又姓?!疚逡艏崱魁R有大夫瑯過。 又倉瑯,宮門縮首銅鐶?!厩皾h·趙后傳】木門倉瑯根。 又瑯當,長鏁也?!厩皾h·王莽傳】以鐵鎖瑯當其頸?;蜃鳜槶c。 又琳瑯,玉聲?!境o·九歌】撫長劒兮玉珥,璆鏘鳴兮琳瑯?!∮帧局芏Y·夏官·司馬振鐸註】司馬法曰:鼓聲不過閶,鼙聲不過闒,鐸聲不過瑯?!臼琛抗能迸c鐸,聲之有異也?!∮帧咀謴⊙a】力宕切,音浪?!竟茏印ぶ婧掀恳袁樖幜柁]人。
(瑯)【廣韻】俗瑯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