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狋
yí ? ㄧˊ
◎ 狗發怒的樣子。
◎ 狗相爭斗。
● 狋
chí ? ㄔˊ
◎ 〔狋觺〕獸角;一說不平的樣子。
漢語字典
[①][yí]
[《廣韻》牛肌切,平脂,疑。]
(1)犬怒貌。
(2)見“狋吽牙”。
[②][quán]
[《廣韻》巨員切,平仙,羣。]
漢代郡有狋氏縣。見《漢書·地理志下》。
[③][chí]
見“狋3觺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牛肌切,上平6脂,yí,止開三平脂A疑
[粵 語]:ji4ngan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狋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708第17【唐韻】語其切【集韻】牛肌切,??音??!菊f文】犬怒貌?!居衿績扇疇幰??!厩皾h·東方朔傳】狋吽牙?!驹]】師古曰:狋,五伊切?!∮帧菊f文】一曰犬難得?!∮值孛?。【說文】代郡有狋氏縣?!∮帧炯崱孔窠椙?,音嗺。犬怒。 又俟甾切,音漦。狋觺,獸角貌?!∮忠辉徊黄矫??!∮帧菊f文】讀若銀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狋吽牙註應劭曰:狋,音銀。 又【廣韻】巨員切【集韻】逵員切,??音權?!厩皾h·地理志】代郡狋氏。【註】孟康曰:狋氏,音權精?!炯崱炕蜃麾?。
考證:〔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狋呼牙。又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狋呼牙?!驹]】〕 謹照原文兩呼字??改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