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濼
(濼)
luò ?ㄌㄨㄛˋ
◎ 〔濼水〕水名,在中國(guó)山東省。
◎ (濼)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濼
濼 Luò
〈名〉
(1) 古水名 [Luo River]
濼,濼水,齊魯間水也。從水,樂(lè)聲。——《說(shuō)文》
公會(huì)齊侯于濼。——《左傳·桓公十八年》
(2) 源出今山東濟(jì)南市西南,北流至濼口入古濟(jì)水(此段古濟(jì)水即今黃河)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luò]
[《廣韻》盧各切,入鐸,來(lái)。]
[《廣韻》盧谷切,入屋,來(lái)。]
[《廣韻》盧毒切,入沃,來(lái)。]
[《廣韻》普木切,入屋,滂。]
“濼1”的繁體字。
(1)古水名。源出今山東省濟(jì)南市西南,北流入古濟(jì)水(此段濟(jì)水即今黃河)。
(2)酸痛無(wú)力。
[②][pō]
[《廣韻》匹各切,入鐸,滂。]
同“泊2”。“濼2”的繁體字。
湖泊。
[③][lì]
[《廣韻》郎擊切,入錫,來(lái)。]
“濼3”的繁體字。
(1)中藥貫眾的別名。貫眾,蕨科。以根狀莖及葉柄殘基入藥,性寒,味苦,有小毒。功能清熱、解毒、止血、殺蟲(chóng)。主治蟲(chóng)積腹痛、溫?zé)岚哒睢彴b腫毒、崩漏下血等癥。
(2)顆,塊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入聲十藥·入聲十二錫
[國(guó) 語(yǔ)]:bó,luò,pō
[粵 語(yǔ)]:bok6lok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濼; 康熙筆畫(huà):19; 頁(yè)碼:頁(yè)619第1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??盧谷切,音祿。【說(shuō)文】齊魯閒水也。【玉篇】水在濟(jì)南。【水經(jīng)注】濼水,出歷縣故城西南泉源上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??盧督切,音磟。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?普木切,音樸。又【廣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歷各切,??音洛。義??同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匹各切,音粕。【玉篇】陂濼也。一曰大池,山東名濼,幽州名淀,俗作泊。 又【廣韻】郞擊切【集韻】郞狄切,??音歷。藥草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濼,貫衆(zhòng)。 又【集韻】弋灼切,音藥。又式灼切,音爍。義??同。或從艸作??。 【集韻】或作??。亦省作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