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殆
dài ? ㄉㄞˋ
◎ 危:危殆。危乎殆哉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(懂得滿足不貪心就不會受辱,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遭到危險)。
◎ 大概,幾乎:傷亡殆盡。
◎ 古同“怠”,懈怠。
英文翻譯
◎ 殆
almost danger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殆 dài?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歹( è),臺聲。本義:危險)
(2) 同本義[danger]
殆,危也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民今方殆,視民夢夢——《詩·小雅·正月》
亦曰殆哉。——《書·秦誓》。傳:“危殆?!?br>
晉有三不殆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。注:“危也?!?br>
兵殆于垂沙。——《荀子·議兵》。注:“謂危亡也?!?br>
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——《孫子·謀攻》
三守不完,則國危身殆?!?a href="/r_ci_42cc8f45b7cf44f892515e7d9d653200/" target="_blank">韓非子·三守》
備??执?急置太子,禍乃無從起?!?a href="/r_ci_42cc8f45b7cf44f892515e7d9d653200/" target="_blank">韓非子·揚權》
此二者,殆物也?!?a href="/r_ci_42cc8f45b7cf44f892515e7d9d653200/" target="_blank">韓非子·忠孝》
(3) 又如:殆危(危險)
(4) 困乏;疲憊 [tired]
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?!?a href="/r_ci_847fe2bf7887c9d0a0be8ba8f6e21d9f/" target="_blank">莊子·養生主》。向注:“疲困之謂也?!?br>
日將暮,步履頗殆,休于路側?!?a href="#">聊齋志異》
(5) 假借為“怠”。懶惰 [lazy;idle]
周行而不殆。——《老子·二十五章》
受命不殆?!?a href="#">詩·商頌·玄鳥》
滋敝邑休殆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五年》
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?!?a href="/r_ci_fc95f725af8b570ef9ec280bfb8fcbf8/" target="_blank">論語·為政下》
詞性變化
◎ 殆 dài?
〈副〉
(1) 表推測,相當于“大概”、“幾乎” [nearly]
殆于不可?!?a href="/r_ci_b6246383d21b357b7bd3ac7e795f825a/" target="_blank">孟子》
沛公殆天授。——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
殆有神護者?!鳌?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游歷殆遍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揚州城下,進退不由,殆例送死。—— 宋· 文天祥《指南錄·后序》
(2) 又如:敵人傷亡殆盡;殆其(大概);殆庶(庶幾,近似)
(3) 表示范圍,相當于“僅僅”、“只” [only]
此殆空言,非至計也?!?a href="/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/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趙充國傳》。顏師古注:“殆,僅也。”
(4) 表示肯定,相當于“當然”、“必定” [of course]
(彼)投吾所忌,用吾所長,是殆益敵資而遺敵勝耳,不可不察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美芹十論》
(5) 表示時間,相當于“將”、“將要” [should;would]
女心傷悲,殆及公子同歸。——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
漢語字典
[①][dài]
[《廣韻》徒亥切,上海,定。]
(1)危亡;危險。
(2)困乏;疲憊。
(3)威脅;危害。
(4)畏懼。
(5)疑惑。
(6)接近。
(7)也許可以。表示希望。
(8)大概;幾乎。
(9)助詞。乃。
(10)副詞。當;必。
(11)副詞。僅。
(12)副詞。尚。
(13)通“怠”。懈怠。
(14)通“治”。訟理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之部定母,d?
[廣 韻]:徒亥切,上15海,dài,蟹開一上咍定
[平水韻]:上聲十賄
[國 語]:dài
[粵 語]:doi6toi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下】【歹字部】 殆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580第04【唐韻】徒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蕩亥切,??駘上聲?!菊f文】危也?!径Y·祭義】不敢以先父母之體行殆?!∮纸?。【詩·小雅】無小人殆。【箋】言無與小人近。 又始也?!驹姟め亠L】殆及公子同歸。【毛傳】殆,始也?!∮謱⒁玻瑤滓?。【易·繫辭】顏氏之子,其殆庶幾乎?!径Y·檀弓】殆不可伐?!∮帧举Z誼·新書】志操精果謂之誠,反誠爲殆。 又與怠通?!咀髠鳌ふ盐迥辍孔瘫忠匦荽?。 又葉養里切,音以?!境o·天問】女歧縫裳,而館同爰止。何顚易厥首,而親以逢殆。
考證:〔【禮·祭儀】不敢以先父母之體行殆。〕 謹照原書祭儀改祭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