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極
(極)
jí ? ㄐㄧˊ
◎ 頂端,最高點,盡頭:登極(帝王即位)。登峰造極。
◎ 指地球的南北兩端或電路、磁體的正負兩端:極地(極圈以內的地區)。極圈。北極。陰極。
◎ 盡,達到頂點:極力。極目四望。物極必反。
◎ 最高的,最終的:極點。極限。極端。極致。
◎ 國際政治中指綜合國力強,對國際事務影響大的國家和國家集團:多極化趨勢。
◎ 準則:為民立極。
◎ 疲乏:人極馬疲。
◎ 古同“亟”,急。
◎ 古同“殛”,殺或罰。
◎ 副詞:表示最高程度:極其。極為(wéi )。
英文翻譯
◎ 極
bally best damned fearfully mighty pole terribly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極
極 jí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木,亟聲。本義:房屋的正梁)
(2) 同本義 [ridgepole]
極,棟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在屋之正中至高處。
萬載宮極。——《漢書·天文志》
有夫妻臣妾登極。——《莊子·則陽》。司馬注:“屋棟也。”
茂初在 廣漢,夢坐大殿,極上有三穗禾, 茂跳取之,得其中穗,輒復失之。——《后漢書·蔡茂傳》
(3) 最高的地位 [highest position]
今以三寸之舌,為帝者師,封萬戶,位列侯,此布衣之極,于良足矣。——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
(4) 又如:極峰(最高層的官員)
(5) 特指君位 [throne]
建用皇極。——《書·洪范》
(6) 又如:登極(登君位)
(7) 頂點,最高處;最高最遠的處所 [top]
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?——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
屋極有窗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(8) 又如:登峰造極;極巔(山頂端);極至(極度,極頂。頂點);極峰(最高層的官員)
(9) 盡頭;極限 [extremity]
何使我至于此極也!(極,指最痛苦的地步。)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至治之極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
(10) 又如:極地(絕處);極界(界限);極際(邊際,盡頭);極盡(終點,盡頭);極則必反(事物發展到極端,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)
(11) 地球的南北兩端 [pole]。如:極流(從地球南北極移向赤道的潮流);極光;極冠。又指磁體的兩端;電源或電器上電流的輸入輸出端。如:南極;北極;正極;負極
(12) 北極星 [Polaris]
譬眾星之環極。——張衡《西京賦》
(13) 又如:極樞(指北極星和天樞星)
(14) 最高準則、標準 [highest norm,highest standard]
莫匪爾極。——《詩·周頌·思文》
立名者,行之極也。——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
詞性變化
◎ 極
極 jí?
〈副〉
(1) 最,非常,狠,滿 [extremely;exceedingly;oumost;very]
初極狹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極為神速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
備極歡洽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極盛于十六世紀。——蔡元培《圖畫》
(2) 又如:極荷(深深承蒙);極通(很對);極打(狠打,痛打)
◎ 極
極 jí?
〈動〉
(1) 至,到達 [reach]
意有所極,夢亦同趣。——柳宗元《永州八記》
(2) 極天際地(直達天邊,遍及大地。形容廣大無邊);極天爬地(用盡一切辦法);極明(直至天明);極格(及格。達到標準);極海(至海);極晨(直到次日清晨)
(3) 窮盡,竭盡 [exhaust]
平原遠而極目兮。——王粲《登樓賦》
不得極夫游之樂。(極,使盡,使動用法。夫,指示代詞,那。)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
南極瀟湘。—— 宋·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
極力為之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(4) 極情盡致(感情充沛,神態逼真);極望(盡目所見,放眼遠望);極言(盡言無余);極目(窮盡目力,眺望遠方)
(5) 深探,窮究 [study deeply]。如:極本窮源(徹底地推究本源);極問(追根問底);極深研幾(探討研究事物的深奧隱微之處)
(6) 通“殛”。懲罰,誅殺 [punish]
子之罪大極重。——《莊子·盜跖》。《爾雅·釋言》:殛,誅也。言罪大而誅重也。極、殛古字通。
故至治之國,有賞罰,而無喜怒,故圣人極。——《韓非子·用人》
(7) 又如:極法(極刑。死刑;重刑)
(8) 到達極點 [reach the limit]
感極而悲者矣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
所得表眾,亦極七八萬耳。(極,至多,最多,動詞狀語。)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◎ 極
極 jí?
〈形〉
(1) 最高的、最遠的,達到極點的 [extreme]
地勢極而南溟深。——王勃《滕王閣賦》
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。——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
極天云一線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記》
(2) 又如:極塞(遙遠荒僻的邊塞地區);極處(極高、極遠之處);極路(非常遙遠的路);極源(遠源)。如:極口(滿口);極仄(很險的詩韻);極色(黑白兩色。白色明度最高,黑色最低,均為無彩色,正好處于兩個極端,故稱)
(3) 通“亟”。
(4) 急速 [fast]
予不敢不極卒寧王圖事。——《書·大誥》
隊有急,極發其近者往佐。——《墨子·雜守》
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極已者殆。——《管子·樞言》
無羽無翼,反復甚極。——《荀子·賦篇》
(5) 又如:極走(急促地奔跑);極言(急忙告訴);極卒(盡快完成)
(6) 著急 [anxiously]。如:極頭么花(極頭麻花。形容干著急沒辦法);極切(急切,迫切);極躁(著急)
(7) 儆戒 [respectfully]。如:極戒(儆戒)
(8) 屢次,一再 [repeatedly;again and again]
以極聘于諸侯。——《管子·小匡》
漢語字典
[①][jí]
[《廣韻》渠力切,入職,羣。]
“極1”的繁體字。
(1)屋脊的棟梁。
(2)頂點;最高地位。
(3)引申為達到頂點、最高限度。
(4)特指帝王之位。
(5)中,中正的準則。
(6)指北極星。
(7)權。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。
(8)至,到達。
(9)盡頭,終了。
(10)窮盡,竭盡。
(11)深探,窮究。
(12)遠。
(13)邊際,邊界。
(14)出;升。
(15)困窘,使之困窘;疲困。
(16)數目。其數諸說不一。
(17)古代射箭時用的手指套。套在右手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上,便于引放弓弦。
(18)地球的南北兩端;磁體的兩端;電源或電器上電流進入或流出的一端。
(19)程度副詞。猶甚,最,很,狠。
(20)通“殛”。懲罰,誅殺。
(21)春秋時國名。
[②][jí]
[《洪武正韻》訖逆切,入陌]
“極2”的繁體字。通“亟1”。
(1)急速。
(2)著急。
(3)儆戒。參見“極2戒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職部群母,gi?k
[廣 韻]:其輒切,入29葉,jié,咸開三入鹽B群
[平水韻]:入聲十三職·入聲十六葉
[國 語]:jí
[粵 語]:gik6kap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極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514第17【唐韻】其輒切【集韻】極葉切,??音笈。【說文】驢上負也。【篇海】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。 又【廣韻】巨業切,音跲。極插也。
(極)【唐韻】渠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竭憶切【正韻】竭戟切,??禁入聲。【說文】棟也。【徐曰】極者屋脊之棟,今人謂高及甚爲極,義出於此。 又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。【易·繫辭】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。【註】無稱之稱,不可得而名也。 又皇極,大中也。【書·洪範】皇建其有極。【疏】人君爲民之主,大自立其有中之道。 又北辰曰北極,老人星曰南極。【書·舜典·正義】引《王蕃·渾天說》曰:北極出地三十六度,南極入地三十六度,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。 又三極,三才也。【易·繫辭】三極之道。【疏】謂天、地、人三才,至極之道也。 又【爾雅·釋地】東至于泰遠,西至于邠國,南至于濮鈆,北至于祝栗,謂之四極。 又五極,五常之中正也。【書·呂??】屬于五極,咸中有慶。 又六極,窮極惡事也。【書·洪範】威用六極:一曰兇短折,二曰疾,三曰憂,四曰貧,五曰惡,六曰弱。又四方上下,亦謂之六極。【莊子·天運篇】天有六極。 又八極。【韻會】四極,方隅之極也。【淮南子·本經訓】紀綱八極,經緯六合。 又至也。【詩·周頌】立我烝民,莫非爾極。 又取止也。【詩·大雅】匪疚匪棘,王國來極。 又盡也。【易·繫辭】極其數,遂定天下之象。 又放也。【儀禮·大射儀】贊設決,朱極三。【註】極,放也。以朱韋爲之,所以韜指利放弦也。 又【爾雅·釋天】月在癸曰極。 又國名。【春秋·隱二年】無駭帥師入極。 又疲也。【世說】顧和謁王導,導小極對之疲睡。 又【正韻】訖逆切,音戟。與亟同。【荀子·箴賦】反覆甚極。 又【集韻】訖力切,音棘。殊也。 又【唐韻】渠綺切,音技。【淮南子·精神訓】賤之而弗憎,貴之而弗喜,隨其天資,而安之不極。 又【廣韻】渠記切,音曁。【楚辭·天問】厥萌在初,何所意焉。璜臺十成,何所極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