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jì]
[《廣韻》居豙切,去未,見。]
亦作“旣1”。
(1)食盡。指日全食或月全食。
(2)窮盡;終盡。
(3)指終了;整個。
(4)失掉。
(5)確定。
(6)指安定。
(7)至,及。
(8)副詞。全;都。
(9)副詞。已經(jīng)。
(10)副詞。不久。表示事情和動作發(fā)生之后時間相隔不長。
(11)副詞。即;便。表示前后兩件事緊相銜接。
(12)副詞。其;將。表示測度或推度。
(13)連詞。既然。
(14)連詞。與“又”、“且”等呼應,組成并列關(guān)系,表示兩種情況兼而有之。
(15)連詞。連用表示并列關(guān)系。
[②][xì]
[《集韻》許既切,去未,曉。]
亦作“旣2”。通“餼1”。
贈送人的谷物或飼料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物部見母,ki?t
[廣 韻]:居豙切,去8未,jì,止開三去微見
[唐 音]:*gi??i
[國 語]:jì,xì
[粵 語]:ge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下】【無字部】 旣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485第30【唐韻】居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氣切,??音曁。【說文】小食也。從皀?聲,論語曰:不使勝食旣。○按今《論語》作氣。 又【玉篇】已也。【易·小畜】旣雨旣處。【詩·召南】亦旣見止,亦旣覯止。 又【博雅】盡也。【易·旣濟疏】旣者,皆盡之稱。【書·舜典】旣月。【左傳·桓元年】日有食之旣。 又【博雅】旣,失也。 又與漑同。【史記·五帝紀】帝嚳旣執(zhí)中而徧天下。【註】徐廣曰:古旣字作水旁。 又【集韻】幾利切,音冀。義同。 又許旣切,音欷。餼或作旣。饋客芻米也。【禮·中庸】旣廩稱事。【註】旣讀爲?zhàn)q。餼廩,稍食也。
【正字通】俗旣字。旣字中匕作丨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