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敵
dí ? ㄉㄧˊ
◎ 見(jiàn)“敵”。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dí]
[《廣韻》徒歷切,入錫,定。]
“敵1”的繁體字。“適5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仇敵;敵人。
(2)敵對(duì)的。
(3)抵擋;對(duì)抗。
(4)對(duì)等,相當(dāng)。
(5)對(duì);相對(duì)。
(6)通“適”。嫡系,正宗。后作“嫡”。
(7)通“適”。主;主人。
(8)通“謫”。過(guò)錯(cuò)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徒歷切,入23錫,dí,梗開(kāi)四入青定
[平水韻]:入聲十二錫
[唐 音]:*dhek
[國(guó) 語(yǔ)]:dí
[粵 語(yǔ)]:dik6
[閩南語(yǔ)]:tek8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敵; 康熙筆畫(huà):15; 頁(yè)碼:頁(yè)474第48【廣韻】徒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亭歷切,??音狄。【說(shuō)文】仇也。【書(shū)·微子】相爲(wèi)敵讎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敵,當(dāng)也。【疏】仇匹相當(dāng)也。【易·同人】伏戎於莽,敵剛也。【左傳·文六年】敵惠敵怨,不在後嗣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敵,匹也。【博雅】輩也。【玉篇】對(duì)也。【禮·曲禮】雖貴賤不敵。 又【增韻】拒抵也。【管子·兵法篇】明理而勝敵。 又【博雅】上也。【廣韻】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