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忍
rěn ?ㄖㄣˇ
◎ 耐,把感情按住不讓表現:忍耐。忍痛。忍受。容忍。忍俊不禁(忍不住笑)。
◎ 狠心,殘酷:忍心。殘忍。
英文翻譯
◎ 忍
bear endure have the heart to tolerat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忍 rěn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心, 刃聲。本義: 忍耐、 容忍)
(2) 同本義 [endure; tolerate]
忍,能也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忍,耐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是可忍也?!?a href="/r_ci_fc95f725af8b570ef9ec280bfb8fcbf8/" target="_blank">論語·八脩》?;适?“忍,猶容耐也。”
強力忍垢,吾不知其他也?!?a href="/r_ci_847fe2bf7887c9d0a0be8ba8f6e21d9f/" target="_blank">莊子·讓王》
吾子忍之。——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
小不忍,則亂大謀。——《論語·衛靈公》
忍所私以行大義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去私》
故遂忍悲為汝言之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(3) 又如:忍事(以忍耐態度面對各種事情);忍容(容忍);忍順(忍耐順受;忍耐順從);忍從(忍受順從);忍羞(忍受羞辱);忍氣(忍受別人的欺侮);忍垢(忍受污垢);忍丑(忍受恥辱);忍恥(忍受恥辱);忍痛(忍受痛苦)
(4) 抑制; 克制 [refrain; hold back; repress]
志忍私,然后能公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?!?a href="/r_ci_b6246383d21b357b7bd3ac7e795f825a/" target="_blank">孟子》
(5) 又如:忍性(克制性情);忍口(抑制食欲);忍情(抑制感情);忍志(猶屈意);忍惡(忍住脾氣);忍淚(忍住眼淚, 不使流出來); 忍笑(忍住不笑)
(6) 愿意; 舍得 [be willing to ]
不忍為之下?!?a href="/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/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(7) 又如:忍屑(愿意關心)
(8) 通“認”。認識,識別 [recognize;identify]
夫國之疑,二三子莫忍老臣?!?a href="/r_ci_1fd8ed6abb6e1d26f945cc57ac6e7acb/" target="_blank">管子·大匡》
(9) 姓
詞性變化
◎ 忍 rěn?
〈形〉
(1) 堅韌 [firm and tenacious]
(2) 殘忍;忍心;狠心 [cruel]
維其忍之?!?a href="#">詩·小雅·小弁》
君王為人不忍?!?a href="/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/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項羽本紀》
(3) 又如:忍苛(殘忍苛刻);忍人(殘忍的人);忍忮(刻毒忌恨);忍毒(殘忍狠毒);忍虐(殘忍暴虐);忍悖(殘忍狂悖);忍害(殺害);忍酷(殘忍暴虐);忍鷙(殘忍兇狠);忍暴(殘忍暴虐)
◎ 忍 rěn?
<連>
怎;豈 [how]
干惟畫肉不畫骨,忍使驊騮氣凋喪!—— 杜甫《丹青引贈曹將軍霸》
漢語字典
[①][rěn]
[《廣韻》而軫切,上軫,日。]
(1)忍耐;容忍。
(2)抑制;克制。
(3)忍心。
(4)愿意;舍得。
(5)殘忍。
(6)姓。漢有忍良。見《後漢書·西羌傳》。
[②][rèn]
[《集韻》而振切,去震,日。]
(1)通“韌”。
(2)通“認”。認識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文部日母,nji?n
[廣 韻]:而軫切,上16軫,rěn,臻開三上眞A日
[平水韻]:上聲十一軫
[唐 音]:*nji?n
[國 語]:rěn
[粵 語]:jan2jan5
[閩南語]:jim2,lim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忍; 康熙筆畫:7; 頁碼:頁376第04【唐韻】而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爾軫切,??人上聲。【說文】能也?!拘煸弧磕芤裟?。從心刃?!鹃L箋】如刀剌心,忍意也?!局芪渫酢憽咳讨汈?,乃全汝軀?!∮帧緩V韻】強也,有所含忍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魯以相忍爲國?!∮职灿诓蝗试蝗獭!驹姟ご笱拧烤S彼忍心,是顧是復?!驹姟ば⊙拧烤颖?,維其忍之。 又忍忍,猶不忍也。【後漢·崔琦傳】情懷忍忍?!∮中?。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而振切,音仞。堅柔也,本作肕。亦作忍。【周禮·地官·山虞註】柔忍,通作刃?!驹姟ば⊙拧ぼ笕救崮驹]】柔刃之木荏苒然?!踞屛摹咳桃羧??!径Y·月令·納材葦註】此時柔刃,??與韌靭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