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幖
biāo ?ㄅㄧㄠˉ
◎ 古同“標(biāo)”,標(biāo)志。
◎ 幡:“立木為表系絲其上謂之幖。”
◎ 酒店的招子。
◎ 用文字或其它事物表明。
◎ 量詞,用于書卷:“有書數(shù)千幖。”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幖 biāo?
〈名〉
(1) 標(biāo)志。后作“摽” [mark]
幖,幖識(shí)也。從巾,票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徽號(hào)曰幖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著黃巾為幖(幖)幟。——《后漢書·皇甫嵩傳》
明立標(biāo)幟,為出入之馳道。——《金史》
(2) 酒店的招子 [flag]
幖,今酒旗,俗稱幖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詞性變化
◎ 幖 biāo?
〈動(dòng)〉
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 [indicate]
穗草為尊,錦幖其端。——宋· 羅大經(jīng)《鶴林玉露》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biāo]
[《廣韻》甫遙切,平宵,幫。]
(1)標(biāo)志,表明特征的記號(hào)。
(2)用文字或其它事物表明。
(3)通“縹”。猶卷。指書卷。
(4)用同“摽”。參見“幖幖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甫遙切,下平4宵,biāo,效開三平宵A幫
[國(guó) 語(yǔ)]:biāo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 幖; 康熙筆畫:14; 頁(yè)碼:頁(yè)336第01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??遙切,音飇。【說文】幟也。【玉篇】幡也。【正韻】立木爲(wèi)表,繫綵其上,謂之幖。 又【廣韻】頭上幟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