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hú]
[《廣韻》戶吳切,平模,匣。]
亦作“壷1”?!?a href="#">壺1”的繁體字。
(1)容器名。深腹,斂口,多為圓形,也有方形、橢圓等形制。新石器時代已有陶壺;商周時代的銅壺往往有蓋;到漢代,方形的叫“鈁”,圓形的叫“鐘”。古代用以盛酒漿或糧食。后多為液體盛器,如茶壺、酒壺;也指某些固體物質(zhì)的盛器,如冰壺、鼻煙壺?,F(xiàn)代除陶瓷、金屬制品外,尚有塑料、橡膠等制品。
(2)古代盛箭的鞘袋稱箭壺。
(3)古代滴水計時的器具。
(4)古代宴飲時投壺的用具。
(5)古代一種瓦鼓,敲擊以驅(qū)水蟲。
(6)通“胡”。大。參見“壺蠭”。
(7)通“瓠”。葫蘆。
(8)姓。漢有壺遂。見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戸吳切,上平11模,hú,遇開一平模匣
[國 語]:hú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中】【士字部】 壷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243第08〔古文〕??【廣韻】戸吳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洪孤切,??音胡。夏商曰尊彝,周制用壷,有方圜之異。【儀禮·燕禮】卿大夫用方,直方爲(wèi)義也。士旅食用圜,順命爲(wèi)宜也?!咀髠鳌ふ咽迥辍繒x荀躒如周葬??后,除喪以文伯宴,樽以魯壷。 又官名?!局芏Y·夏官】挈壷氏掌挈壷以令軍井,凡軍事,懸壷以序聚???!∮帧径Y·投壷註】諸侯卿大夫士皆用之?!∮滞賶帧!緯x書·王敦傳】敦酒後輒詠魏武樂府,以如意擊唾壷爲(wèi)節(jié)?!∮謮痔J,瓜屬,俗作葫?!驹姟め亠L(fēng)】八月斷壷?!均煿谧印W(xué)問篇】一壷千金?!∮值孛?。壷關(guān),在上黨,古黎侯國?!厩皾h·武五子傳】壷關(guān)三老茂上書。又壷頭,在崇陽縣北?!踞釢h·馬援傳】援征五溪蠻,至下巂,卒于壷頭,卽此。【禮·檀弓】戰(zhàn)于臺駘?!驹]】臺當(dāng)作壷?!∮稚矫挚谏?,在河?xùn)|猗氏?!緯び碡暋繑d壷口。又三壷。【王子年·拾遺記】東海中三山,一方壷,則方丈也,二蓬壷,則蓬萊也,三瀛壷,則瀛州也。 又姓。晉大夫采邑,因爲(wèi)氏,見【統(tǒng)譜】。又壷丘,複姓。 又葉呼古切,音虎?!舅斡瘛ふ谢辍啃叶妹摚渫鈺缬钚?。赤蟻若象,元蠭若壷些?!∮秩~羊洳切,音預(yù)?!疚骸ず惔尽ね秹仲x】敬不可久,禮成于??,乃設(shè)大射,否則投壷?! 菊f文】昆吾圜器也。【徐曰】昆吾,紂臣,作瓦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