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坨
tuó ?ㄊㄨㄛˊ
◎ 成塊或成堆的:泥坨子。年糕坨兒。
◎ 露天鹽堆:坨鹽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坨 tuó?
〈名〉
(1) 堆;團。形狀大小不一的堅實的團塊 [lump]。如:陀陀(圓圓的樣子);鹽坨;泥坨
(2) 海中沙洲 [bar in sea]
海中沙洲,俗呼為坨,亦有周廣至百里者,或荒或種,并無賦藉。——清· 吳嘉賓《海疆善后疏》
(3) 地名用字 [word used for place's name]。如:王慶坨(在河北省);黃沙坨(在遼寧省)
詞性變化
◎ 坨 tuó?
〈動〉
面食煮熟后粘結成一塊 [lump]。如:面條坨了;餃子坨了
漢語字典
[①][tuó]
(1)堆;團。
(2)指海中沙洲。
(3)面食煮熟后粘結成一塊。
(4)地名用字。
音韻參考
[國 語]:tuó
[粵 語]:to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坨; 康熙筆畫:8; 頁碼:頁226第20【集韻】余支切,音移。地名。 【正字通】陀字之譌。汎云地名,無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