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哭 kū?
〈動(dòng)〉
(1) (會(huì)意。甲骨文字形,從( xuān),表示號(hào)呼;中間象一人擗踴的樣子。本義:悲痛出聲,聲淚俱下)
(2) 同本義(有聲有淚) [cry;weep;sob]
哭,哀聲也?!?a href="#">說文》
哭聲震天動(dòng)地。——張博《五人墓碑記》
秦伯素服郊次,向師而哭?!?a href="#">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
蹇叔之子與師,哭而送之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
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?!?a href="#">苛政猛于虎》
(3) 又如:哭哭嘶嘶(邊哭邊喊);哭嘮叨(方言。邊哭邊訴說);哭踴(哭泣踴跳。為古代喪禮的一種儀節(jié));哭臨(到現(xiàn)場啼哭。古代帝王的喪事,往往集眾舉哀叫哭臨)
(4) 吊唁,祭奠死者并慰問家屬 [condole]
則哭以厭之?!?a href="#">漢書·王莽傳》。注:“哭 者所以告哀也?!?br>
(5) 又如:哭先祖
(6) 歌 [sing]
昔雍門子以哭見于 孟嘗君。——《淮南子·覽冥訓(xùn)》
漢語字典
[①][kū]
[《廣韻》空谷切,入屋,溪。]
(1)因悲傷痛苦或情緒激動(dòng)而流淚、發(fā)聲。
(2)借指鳥獸悲鳴。
(3)指悲歌。
(4)吊唁。
(5)叫,訴說。
(6)古星名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空谷切,入1屋,ku,通開一入東溪
[平水韻]:入聲一屋
[唐 音]:*kuk
[國 語]:kū
[粵 語]:huk1
[閩南語]:khau3,khok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哭; 康熙筆畫:10; 頁碼:頁190第25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??空谷切,音?。【說文】哀聲也。從吅,獄省聲?!拘戾|曰】哭聲繁,故從二口。大聲曰哭,細(xì)聲有涕曰泣?!居衿堪еl(fā)聲?!径Y·檀弓】歌于斯,哭于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