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匡
kuāng ?ㄎㄨㄤˉ
◎ 糾正;匡正。匡謬。
◎ 救:匡救。匡復。匡時濟世。
◎ 輔助,幫助:匡助。匡扶。匡我不逮(幫助我所做不到的)。
◎ 粗略計算,估計,預料:匡算。匡計。
◎ 古同“筐”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匡
correct rectify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匡 kuāng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匚( fāng),表示與筐器有關,王聲。本義:盛東西的方形竹器)
(2) “筐”的古字。容器名 [basket]
匡,飯器,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既齊既稷,既匡既勑?!?a href="#">詩·小雅·楚茨》
蠶則績而蟹有匡?!?a href="/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/" target="_blank">禮記·檀弓》
(3) “框”的古字。邊框;圍子;框框 [frame]
行人夜宿墻匡月?!?a href="#">韋莊《秦婦吟》
(4) 又如:匡子(框子)
(5) “眶”的古字。眼眶 [orbit]
刺匡上陷骨中脈,為漏為盲?!?a href="#">素問》
(6) 春秋時齊國簡冊名 [bamboo slips]
《管子》有《大匡》、《中匡》、《小匡》三篇
(7) 螃蟹的背殼 [shell]
海島有蟹,其匡宛具一人面?!?a href="#">拜經樓詩話》
(8) 古地名 [Kuang town]
(9) 春秋時衛地,在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
(10) 春秋時鄭地。在今河南省扶溝縣
(11) 山名,即江西省的廬山 [Lushan mountain]
詞性變化
◎ 匡 kuāng?
〈動〉
(1) 糾正,匡正 [correct]
善則賞之,過則匡之?!?a href="#">左傳·襄公十四年》
一匡天下?!?a href="/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/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貨殖列傳》
今范中行氏之臣,不能匡相其君?!?a href="/r_ci_c10bfc3c329ccb00224143e7794960d1/" target="_blank">國語·晉語九》
(2) 又如:匡言(匡正的言論);匡弼(匡正輔助);匡救(匡正挽救);匡翼(匡正輔助);匡邪(糾正邪惡)
(3) 拯救 [save]
匡乏困,救災患?!?a href="#">左傳·成公十八年》
(4) 又如:匡危(拯救危難);匡立(拯救國家,建立大業);匡攘(拯救國家,驅逐敵人);匡困(救助貧困);匡時(挽救艱危的時局);匡難(匡救國家的災難)
(5) 幫助;輔助,輔佐 [help;assist]
上匡天子。——《三國志》
(6) 又如:匡濟之才(輔助、保全江山社稷的才能);匡輔(幫助;輔佐);匡君救國(扶助君王,輔佐國政);匡堯(輔佐明君)
(7) 彎曲[bend]
則輪雖敝不匡?!?a href="/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/" target="_blank">周禮·考工記》
(8) 虧損 [loss]
日困而還,月盈而匡?!?a href="/r_ci_c10bfc3c329ccb00224143e7794960d1/" target="_blank">國語》
(9) 料定;料想 [expect]
你就匡我養不住,生起外心來了?!?a href="#">二刻拍案驚奇》
(10) 通“恇”??謶?[fear]
年雖大殺,眾不匡懼。——《禮記·禮器》。鄭玄注:“匡,猶恐也。”
◎ 匡 kuāng?
〈形〉
(1) 方正;端正 [upright]
匡坐至夜分。——李白《贈何七判官昌浩》
(2) 又如:匡坐(正坐,端坐);匡士(正直的讀書人);匡床(文正寬大的床;安適的床);匡勑(正直謹慎)
(3) 安適 [comfortable]。如:匡詠(安適吟詠)
漢語字典
[①][kuāng]
[《廣韻》去王切,平陽,溪。]
亦作“匩1”。“匚1”的今字。
(1)“筐”的古字。容器名。
(2)方正;端正。
(3)挽救;救助。
(4)輔佐;輔助。
(5)糾正;扶正。
(6)彎曲。
(7)虧損;虛損。
(8)蟹的背殼。
(9)“眶”的古字。眼眶。
(10)“框”的古字。邊框;圍子;框框。
(11)“框”的古字。在文字或圖片的周圍加上線條。
(12)“框”的古字。約束;限制。
(13)“恇”的古字。恐懼;慌懼。參見“匡懼”。
(14)“恇”的古字。料;料想。
(15)地名。在今河南長垣縣西南。
(16)地名。即江西省廬山。詳“匡廬”。
(17)姓。戰國齊有匡章。見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。
[②][wāng]
[《篇?!窞豕馇校?br>亦作“匩2”。通“尪1”。
跛;曲脛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去王切,下平10陽,kuāng,宕合三平陽溪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
[唐 音]:*kiuɑng
[國 語]:kuāng
[粵 語]:hong1
[閩南語]:kong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子集下】【匚字部】 匡; 康熙筆畫:6; 頁碼:頁153第23【唐韻】去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曲王切,??音劻?!菊f文】飯器也,筥也。一曰正也。【論語】一匡天下?!厩皾h·揚雄傳】匡雅頌。又【玉篇】方正也?!緺栄拧め屧b】匡,方也?!驹姟ば⊙拧繑飻贰S志纫??!緯けP庚】不能胥匡以生?!拘⒔洝な戮隆靠锞绕鋹?。又斜枉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輪雖敝,不匡。又【廣韻】輔助也。【前漢·宣帝紀】以匡朕之不逮。又地名?!卷崟??留有匡城。又姓?!撅L俗通】匡,魯邑也。句須爲之宰,其後氏焉。漢有匡衡。又與恇同。恐也?!径Y·禮器】年雖大,殺衆不匡懼。又與眶同。目匡也。【史記·淮南王安傳】涕滿匡而橫流。又烏光切,音汪。與尩通。廢疾也。【荀子·正論篇】傴巫跂匡大。跂原字從攴作。
考證:〔【禮·禮器】年雖大,殺衆不匡?!场≈斦赵目锵略鰬肿?。